苏轼咏净居寺“二圣”诗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这是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游净居寺》的著名诗句。他所说的“二圣”,指的是曾居住在大苏山的两位高僧:慧思和他的弟子智顗。这两位高僧后来都被尊为天台宗的祖师,智顗更被尊为“中国的释迦牟尼”,他们在大苏山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将佛教教理与中国思想文化精神相结合,使中国佛教脱离了对印度佛教的依傍,形成自己的面貌和特色。这带动了后来中国佛教整体走向成熟,此后,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深深渗透到人民大众之中,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净居寺古建筑群位于光山县城西南,为佛教天台宗祖庭,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旧志记载:南北朝北齐天保年间(550年—560年),慧思和尚在此结庵。唐神龙年间(705年—707年),道岸禅师为弘扬佛法、给家乡增色,选择大苏山建寺,始名净居寺,显然有追念前贤慧思、智顗并为天台寻根的目的。唐僖宗广明庚子(880年),废于兵火,后几经战乱破坏,仍历代相沿,传无绝期,现存明、清古老房建筑59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唐、宋),僧超1000、房过一幢(一幢为1000间)。寺内存有宋真宗手迹“敕赐梵天寺”石刻门额、明神宗颁大藏经“皇帝敕命”碑、清康熙皇帝“钦赐大苏山梵天寺重建记”碑等。
天台宗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佛教宗派,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始。天台宗的出现不仅影响中国佛教史甚至于影响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有学者说“其巨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以及一般僧俗人众对天台宗多有爱好并极其重视。信阳光山净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和重要发祥地。慧思、智顗、道岸等高僧都曾在净居寺和大苏山一带留下足迹。
首先是天台宗三祖慧思大师。天保五年(554年)年初,慧思和尚历尽艰险到达大苏山,结庵而住;三月二十五在大苏山摩崖刻石记之。不久修齐光寺,开天台祖庭之初,他带领徒众在大苏山辟荒种茶,辟池种莲,成为净居寺开山祖师,成为中国佛教天台宗三祖,是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位列第四)的老师。据史料记载:慧思(公元515年—577年),南北朝僧人,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东)人。他15岁出家,依慧文受法,人称“思大和尚”。慧思依净居寺为根基,在光州游历达14年之久。
其次是大师智顗。智顗祖籍河南颍川(今河南许昌),后迁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为天台宗的正式(实际)创立者,系在大苏山“毕业”的高僧。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他23岁来光州大苏山,拜慧思为师,学禅法,修行法华三昧而寂然大悟。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率弟子慧辩等20余人入天台山(今浙江省东部)建草庵,研习经典,讲学修辞9年,人称“天台大师”。智顗在研究师祖慧文、老师慧思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的独立学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与辉观并加以整理和发展终成一家之言,从而创立中国佛教第一大宗天台宗。天台宗是藤牵海内外,名僧遍天涯。但究其根底,其祖庭虽在天台山,其创始人的学说奠定基础却根植于光山净居寺。这就是净居寺为何成为海外佛教天台宗寻根探祖之地的由来。
第三位大师道岸和尚。道岸(654年—717年),唐代僧人,后因融合禅宗,亦称道岸禅师。道岸是净居寺寺院的创建者。唐开元五年(717年)道岸圆寂于绍兴龙兴寺,道俗执丧盈万。道岸一生颇有创树,对净居寺贡献也最大,除兴建净居寺外,还在大小苏山广植厅花异树,美化环境,装点关山。
另外,据说,鉴真大师也受戒净居寺。鉴真大师(688年—763年),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江阳(江苏扬州)人。14岁出家,18岁由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有史料说,公元705年前后,18岁的鉴真慕名来到光州,“就名僧道岸受菩萨戒”。受戒时,道岸给他起名“鉴真”。一个人在青年时期能否得遇明师,往往对其一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年轻、好学、聪颖的鉴真,有幸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指路明灯,进入高僧的圈子,从此他的人生开始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天宝元年(742年)应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等邀请,6次东渡,5次被风浪所阻,最后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于天宝十二年到达日本。
(据《中原文化记忆丛书·信阳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