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核心新闻
市三小门前的过街天桥,是2013年我市建成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宗旨是缓解东方红大道与胜利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保障市民和学生的交通安全。
然而,记者18日上午7时40分在天桥下面看到,正值学生上学时间,桥下面车辆行人横穿马路的热闹场面与桥上面形只孤单的冷落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环形天桥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天桥好“寂寞”。
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季开学时天桥投入使用,更大意义上保障了市三小和胜利路学校这两所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
浉河区教体局副局长李勇对记者说,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教育主管部门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区教体局将要求学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前沿阵地作用,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交通法规,引导学生上学放学走人行天桥。同时,要求学校通过学生发放《致家长一封信》,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增强广大家长接送学生行走人行天桥的意识,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
“作为负责教育安全的部门,我们也注意到天桥上人行稀少的现象,也对市三小、胜利路学校提出了教育学生行走人行天桥的要求。其实,有天桥不走而是横穿天桥下面的东方红大道,危险系数很大。假如有学生横穿马路时,发生交通事故,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我们也呼吁广大家长接送孩子时,文明交通、安全出行,不要横穿马路。最好在天桥出口接送孩子,让孩子行走天桥到学校。”浉河区教体局安保股股长樊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学校校长:走天桥表扬不走天桥批评
从浉河区教体局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市三小和胜利路学校两所小学的学生人数加起来是6000多人。在这两所学校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市三小上学放学时可以走天桥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而胜利路学校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要经过天桥方向。
“今年春季开学时,我们就给交警部门沟通,为孩子放学过天桥后能有一个集合地点。”市三小校长陈艳对记者说。
陈艳介绍,在这座新天桥没修建前,学校门口有一座老天桥。为缓解交通压力和学生的通行安全,学校分时段放学,分区域指定家长接孩子的地点。1年级~3年级的学生放学后,在校园内排好队,由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通过老天桥在学校大门对面集合,然后由家长接走孩子。而现在,虽然新建的天桥相比老天桥更方便通行,但是,原来的集合地点现在停满了车辆,学生通过天桥后根本没有站脚的地儿。所以学校和交警部门沟通,看看能不能不让集合地点停放车辆。
“春季开学后,我们就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同时,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信通等形式,要求学生上学放学走人行天桥。我们还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要求老师教育学生遵守交通秩序,强调交通安全。对自觉走天桥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走天桥的学生进行批评。”市三小分主管安全的副校长程勇说。
程勇说,学生不走人行天桥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大多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这些老人非常心疼孩子,骑车送孩子时非要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有些老人还亲自将孩子送到老师手中。如果让这些老人将孩子送到天桥入口,孩子自己通过天桥去学校,这些老人会坚决不干的。再一个原因是,每到放学时,学校门口挤满了各种小吃摊点,有些小吃摊点就摆在天桥进出口旁,本来有些家长领着孩子准备走天桥,一看天桥口堵成那样,就干脆横穿马路了。
程勇呼吁我市执法部门正真清理校园周边的流动小吃摊点,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
“在学校里,教育学生走人行天桥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平时,我校也是利用多种形式反复教育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但是,校门外步行街上的车流、人流也给孩子的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现在的步行街没有发挥出步行街的作用,倒是成了停车场,所以,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的安全,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假如步行街禁止车辆通行,我想,家长把孩子送到天桥进出口,孩子通过天桥后,沿着步行街几分钟就能到学校。”胜利路学校副校长陈晓珺说。
市民建议:采取措施限制步行街车辆通行
“现在家长接送孩子大都骑车,有些家长还非要骑车将孩子送到校门口。这样一来,咋走天桥?有关部门不如把天桥下面的步行街路口封死,车辆不能通行,学生和家长不就选择走天桥了吗?”在采访时,市民李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市三小门口,记者采访一位等待接孩子的老人,老人说他不会选择走天桥的,因为不方便,还要上台阶。当记者问道,假如步行街路口封住了,车辆进不来该咋办。老人笑笑说,只有走天桥了。
市民王先生说,老年人走天桥上台阶害怕磕磕绊绊,所以,不愿意走天桥。要是都由学生的父母接送孩子,走天桥的人会多起来的。同时,王先生还建议不仅将步行街三小附近的出入口封起来,还要利用天桥下面的空间建立管理岗亭,真正有执法部门管理。
记者感言
别让天桥再“寂寞”
学生走天桥,学校教育在行动,但是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交通安全意识的增强。同时,还需要我市相关部门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像目前天桥下面四通八达的各个路口,加之一些家长只图方便不讲安全,行走天桥的氛围很难形成。只有更加完善的交通管制,我们的天桥才不会“寂寞”,从而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