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方
见习记者 韩蕾
1995年3月24日,对早年丧夫的梅宗芳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女儿因难产去世,她看着襁褓中的女婴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一定要把她好好抚养长大。转眼间19年过去了,当初只有40多岁的梅宗芳,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让她欣慰的是,外孙女马白鸽已成为一名郑州大学的学生了。
“白鸽就是我的精神支柱”
昨日下午,记者跟随居委会工作人员来到了梅宗芳位于北京路外贸家属院的家,尽管房屋老旧,但梅宗芳已在此居住了60多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白鸽很争气!”一提起外孙女马白鸽,梅宗芳无不自豪地从电视柜下的抽屉里拿出了当年装录取通知书的邮寄信封,除了录取通知书,里面还保存着不少马白鸽的照片和荣誉证书,“当白鸽拿到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觉得我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外孙女刚出生的时候,梅宗芳因企业破产提前退休,每个月只能靠300元退休金生活,而小白鸽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更加拮据,“但是我习惯了照顾她,习惯了看她吃饱后满足的笑脸,习惯了听她刚会说话时,含糊不清地叫我姥姥,她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看着她就感觉见到了女儿,所以,为了白鸽再累我都不怕!”梅宗芳坚定地说。
“总算凑够了白鸽上大学第一年的钱”
小白鸽渐渐长大,小学、初中、高中,这个懂事的小女孩儿始终没有让姥姥在学习方面为她操过心,而梅宗芳也逐渐发现小白鸽在舞蹈和播音方面的天赋。2009年,小白鸽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彼时的生活费、学杂费,再加上舞蹈和播音的培训费,开始让梅宗芳捉襟见肘,为了每个月多挣1000元钱补贴家用,62岁的她开始帮别人看孩子。
“那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是夏天,只有几个月大,白天喂饭,晚上跟我睡。我家没空调,比较热,孩子睡不着,我就在旁边守着,整夜不停地给他扇扇子。”梅宗芳说,“苦点累点都不怕,只要不耽误白鸽学习就行。”
2012年,马白鸽接到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一年7000元钱的学费,和每个月最低800元的生活费,让梅宗芳犯了难。“居委会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帮我申请了2000元的困难大学生救助,再加上我找亲戚朋友借的钱,总算把白鸽上大学第一年要用的钱给凑够了。”
“没有姥姥就没有现在的我”
“小学5年,都是姥姥骑自行车接送我,下雨天也是。那时候学校门口的路不好走,遇到难走的路她也不让我下车,她就推过去,每次下雨天她接送我后,裤子全被打湿了。”采访过程中,记者联系上了梅宗芳的外孙女马白鸽,一提起姥姥的艰辛她不由得有些哽咽,“上高三的时候都是晚上10点多才到家,但是我不回家她就不睡觉,她怕我饿着,非要等我回来再给我做点好吃的。”
姥姥的付出,马白鸽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没有姥姥,就没有现在的我,所以我要努力学习回报姥姥的养育之恩,也要尽我所能帮姥姥减轻负担。”大一时,她就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帮别人代课,挣够第二年的学费。
“今年清明节我准备回来祭拜一下妈妈后就不打算回来了,我和同学要一起勤工俭学,争取把明年的学费给挣回来!”马白鸽说,“最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会努力挣钱,让姥姥安享晚年,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