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周亚涛 见习记者 买祥发)“你过来尝尝这个草莓,味道非常甜。”2月23日,正值周末,虽然天气阴沉,但还是有不少市民驱车来到浉河区十三里桥乡的草莓园采摘草莓尝鲜。每年的这个时候,是草莓园丰收的季节,也是十三里桥乡村民最忙的时候,近些年来通过种植草莓,十三里桥乡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草莓之乡”的美誉远近闻名。

“今年冬季天气好,阳光充足,你看园里的草莓又大又红,吃起来口感非常好。”在浉河区十三里桥乡河湾村程万德的草莓种植基地里,程万德指着鲜艳欲滴的草莓对记者说道。

程万德从1984年开始种植草莓,由最初的种植几亩地,年收入几万元,到现在承包40多亩地建立大棚种植草莓,年收入几十万元。“以前种水稻,每亩最多收入500元左右,如果遇上干旱天气,很可能要赔本,现在种植草莓,扣除各种费用后每亩能收入10000元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草莓都要去武汉销售。现在一到逢年过节,几天工夫,大棚里的草莓就被市里和附近县里的游客采摘光了,销售根本不用愁。”程万德笑着说道。

“这个园子里都是‘丰香’草莓,保证你们采摘的草莓吃起来又甜又香。”在十三里桥乡肖家庙村王玉军的草莓种植基地里,王玉军正在向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说道。

王玉军告诉记者,目前他承包20余亩地种植草莓,一家四口人都从事这个行业,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今年冬季气温高,阳光比较充足,草莓的产量和质量都很好。虽然近些年草莓的价格一直稳定在每斤10元左右,而人工费逐年上涨,现在每亩地的人工费5000元左右,但是每亩地的纯收入10000元左右,对草莓种植行业的前景依然看好。”王玉军笑着说道。

据了解,在程万德等种植科技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十三里桥乡于2005年成立了“香草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资源优势,深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草莓的规模种植和市场品牌效益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草莓基地被河南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信阳市无公害水果准入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乡草莓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年创产值1.6亿元。草莓种植户人均年收入1.5万余元。草莓产业使十三里桥乡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占全乡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草莓产业种植带动就业1.2万余人,草莓种植已真正成为十三里桥乡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