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日晚间22时30分讯(记者 张继疆)自浉河区市政管理执法局于2月8日下午开展“春雷”行动,对“小南门”区域的一些不规范经营的商户依法进行强制治理后,昨日晚间,记者再次来到该区域进行采访。据记者观察,经过长效治理,经营户们均能做到不越白线,还路于民,来此就餐的食客们以及路过的“的哥”都对经过治理后大为好转的交通状况表示肯定。

在胜利路上,记者看到,无论是搭起伸缩式大棚的经营户,还是用小推车经营熟食的经营户,都严格地遵守着“还路于民”的“白线”,从胜利路到建设路,除了路口往浉河大市场方向有几辆汽车停在路中间以外,其他区域的交通都很畅通。

“以前这里的经营户都把灶具放在路沿石上,然后把灯箱广告放到马路中间,形成了攀比,本来挺宽的马路,直接就占了一半。再加上吃饭的人停的电动车、自行车,根本没法走人。一到饭点,出租车都不愿意拉客到这儿。”在胜利路上的“蛮子热干面”摊点前,摊主一边烫面,一边对记者说,“现在要求灶具不越路沿石后面2.15米的白线,这样不仅有了慢车道,而且还有了人行道,交通不堵了,来的人自然也就多了,生意比往年这个时候要好。”

路过该路段的“的哥”冯明坤告诉记者:“以前一听说晚上要拉客到小南门,不仅是我,大多数同行心里都挺抵触的,不好进出,车多人杂,挣不到钱不说,还非常容易发生摩擦和纠纷。现在交通状况好了,无论是从胜利路拐到建设路,还是从民权路向西到建设路,道路都挺好走的,经过治理后的小南门确实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