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吴楠 通讯员 侯雅昆 张慧)“爸爸妈妈,我终于见到你们了!太好啦!”2月14日中午12时,在信阳火车站客运车间温暖的会议室内,不时传出一阵阵孩子的欢笑声。不少从这儿经过的职工好奇地想推门看个究竟,却都被该站货运营销分中心副主任潘志军轻轻挡在了门外:“别影响这好不容易团聚的一家人。”

会议室里是信阳车站货运营销分中心职工黄秀珍一家三口。今年春运,由于分中心人员紧张,黄秀珍积极报名参加春运任务,与丈夫唱起了春运“二人转”。她的丈夫姚华,年年是车站春运服务队的队长,负责将旅客引导进站上车,经常是一手帮旅客拿包,一手拿着喇叭提醒旅客不要奔跑。一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腿也累肿了。每次他都把空余出的休息时间让给队员,自己则一日无休地每天从早8时干到晚上11时。

而在三站台东头岗区上的黄秀珍工作起来也是一点都不落后于丈夫,四班倒的她常常被同事叫作“千里眼”,一夜不停地盯控站台安全情况。虽说夫妻二人同在春运战场上,但他们却很少有机会见面,更别说去见“寄居”在父母家的儿子了。

今年的2月14日是传统的元宵节,一大早,黄秀珍便接到了儿子打来的电话,听着儿子不断嚷着想见妈妈,黄秀珍却只能安慰孩子,让他再等几天。刚好这个细节让路过的潘志军看到了,一个会议室里的团聚计划在他脑海里酝酿着。中午,潘志军把夫妻二人喊到会议室,当看到儿子大叫着“爸爸妈妈”扑向两人时,夫妻俩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T38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听到广播,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放下筷子,迅速擦了一下眼泪,“快点回去吧,爸爸妈妈要工作了。”说着整了整衣服,便匆匆结束了分离20几天却仅仅只有30分钟短暂的相聚,转身又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