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日21时30分讯(记者 张继疆)日前,家住我市飨堂社区师院东门附近景明小区的王琼女士拨打晚报新闻热线,称其家附近的几家娱乐会所营业期间严重扰民,该小区内的众多居民苦不堪言。对此,记者昨晚来到景明小区,走访了该小区内的10余户住户,就扰民问题进行了调查。

楼下、隔壁都是娱乐场 晚上如同地震

家住景明小区5号楼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搬到这里住了四五年了,5号楼的一二层底商是一家名为“夜宴”的会所,自去年圣诞节期间,与她家一墙之隔的“名星汇KTV”开业之后,家中85岁的老人和正在读高三的孩子就深受其害:隔壁与楼下深夜传来歌声,既让老人无法安枕,也让孩子无法安心复习,而且开了重低音的音响,通过墙体、梁柱传递到家中,引得床垫里的弹簧和卧室的门窗都产生了共振,如同地震一般,让人无法休息,眼下孩子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

今年73岁,家住王女士对门的贾道祥师傅告诉记者,他的孙子于腊月初四出生,如今刚刚1个多月,原本他应该正在家中含饴弄孙,但被噪声困扰的他不仅无法休息,而且由于休息不好,在正月十四还患了高血压,住进了医院。“他们每天晚上6点开始营业,通常十点以后人就多了起来,到12点前后是一个小高潮,昨天一直到凌晨3点,还有人在鬼哭狼嚎。”贾师傅无奈地对记者说道,“居民们拨打执法大队6381234的热线,但执法队员一来,他们声音就小,服务员都从后门溜走,等执法队员一走,就又恢复常态了。”

居民楼毗邻KTV 双层玻璃难挡噪声

与“名星汇KTV”的后窗户间隔不到两米的地方,是景明小区的1号楼,除了歌声,空调、排气扇的声音也让这栋楼的居民不堪其扰。家住三楼的陈海霞告诉记者,自己家装的是双层的复合窗,但依然挡不住“嗡嗡”的噪声。“这还是冬天,没有开窗户,如果到了夏天,窗户都没法开,这屋子就更没法住人了。”陈女士无奈地说道。

住在陈女士楼下二楼的宋保明女士哽咽着对记者说:“我因为轻微脑梗塞刚从医院回来,去年冬月初一,我家老爷子也是因为这个病去世,得了这个病的人,需要静养,自从我爸得了这个病以后,就一直没好好休息过,对噪声一直抱怨到离世。”

带着四岁儿子的王剑峰先生和带着一岁半儿子的刘印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两家会所(名星汇KTV与夜宴会所)离得非常近,几乎是墙挨墙,夜宴会所是2013年10月6日开业的,而名星汇KTV是12月25日开业的,为了竞争生意,两家的音响一家比一家开得大,如此竞争,让整个小区的居民叫苦不迭。

居民诉求:声音能小点就行

在记者采访时,发现师院东门附近,有10余家会所和KTV,其他小区的情况怎样,谈到这个现象,景明小区的居民表示,之前也有过其他小区居民向附近会所反映过扰民问题,有的会所对此进行了整改,在改善了音响条件和隔音设备之后,即使是家住在会所楼上,所受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所以景明小区的居民们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相关的会所提出整改意见,使得自己不再深受其害。

为了敦促此事尽快解决,小区居民找来印泥,当场在反映材料上签名,并按上手印。王琼女士边按手印,边对记者说:“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声音能小点,地板别振得那么厉害就行了。”

记者注意到,在飨堂社区内,师院东门附近,除了名星汇KTV与夜宴会所,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会所,夜幕中,闪烁的霓虹灯映照着会所前停着的一排排车辆和进出的人群。这里离飨堂小学不足100米,有的会所更是直接开在了住宅区内和居民楼下,而且仍旧有不少楼房正在装修,据说是正在建新的娱乐会所。

根据国务院2006年1月18日颁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不得设在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周围。为何如此多的会所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开呢?有关部门对此应该进行怎样的管理?何时能够解决困扰景明小区居民多时的扰民问题?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