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湖的大坝上面,有这么一些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信阳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昼黑夜。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叫张争鸣,今年54岁,是南湾水库管理局保卫科中的一员。我老家在广西,1985年来到信阳,那时我还是个小伙子,1992年调入南湾水库管理局参加工作,围绕着南湾湖,我在多个值班室任过职,这一干就是22年。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对南湾湖有种特殊的情结,因为我在信阳扎了根,南湾是我的第二故乡。

但是随着近几年畜禽养殖的无序发展、农家乐餐馆在水源保护区周边肆意开设、保护区内游泳屡禁不止等行为,严重污染了南湾湖水质及周边环境的良好发展,上级部门和领导们着急,我看着更是揪心,我不想看着陪伴自己20多年的南湾湖被如此“伤害”。

2013年是值得为南湾湖庆贺的一年,因为多个部门、多个文件为南湾湖撑起了强有力的保护伞!首先是南湾湖的汇水河流中,不会再有猪粪、猪尿,听说鸡公山管理区、柳林、谭家河等地方,畜禽养殖搬迁工作做得非常好,这是南湾湖最重的污染源。然后,水源保护区内的农家饭庄也已经被合理有效的整顿,大量的生活污染被拦截在南湾湖区域外。还有,夏天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多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新闻部门大力宣传,禁泳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开展,绝大多数市民都不会再到自家的“大水缸”中游泳了。另外,保护区内的铁栅栏、警示牌、宣传栏已经设置到位,对南湾湖可谓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重重保护。

我马上面临着退休了,看着南湾湖的环境状况日益好转,我很安心。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政策来保护南湾湖,也渴望有更多敬职敬业的人来守护南湾湖。

讲述人:南湾水库管理局保卫科 张争鸣 本报记者 张诗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