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宜居小区要以人为本,体现舒适、健康、安全、环保、人文的原则。重点表现在以下十项内容:
1.区域地段:站在宜居的角度看,好地段并不等同于公认的黄金地段,也未必就是中心城区或繁华路段。它不仅与环境、交通、配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密切相关。
2.交通:交通对于宜居小区很重要。近年,城市交通干线的普遍贯通,将景色宜人的城郊社区与城市的繁华喧嚣连成一线,激活了城市周边板块,使得不少楼盘升值很快,并更加适宜居住。专家指出,距离交通干道以150米-300米为宜,既有利于出行,又避免了噪声的干扰。
3.生活配套:人类文明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层次逐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柴、米、油、盐。他们有在家门口就能够欣赏到文化演出的愿望,有参与多种体育健身的热情,金融理财、电视通信网路更是现代人“过日子”不可或缺的要素。
4.社区规划:相对总体性和战略性很强的城市规划,小区规划则更多关注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作为开发者,做好社区规划,整合好园林、会所、商业和教育等要素,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种责任。
5.户型:真正的好户型是那种从住户的实际生活出发,将舒适与实用把握得恰到好处的住房。户型的好坏不在面积的大小,有些大户型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局部有浪费空间的现象,反而降低居住品质。
6.园林景观: “宜居”时代的园林景观首先是适宜居住的,评判元素不外乎绿地率、树化率、水系、细节小品、道路、建筑物、尺度、环保、经济、风格个性以及中国文化传统等。只有使诸多评判元素和谐共存,让疲劳和压力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疏解,“小桥、流水、人家”的组合才能达到“宜居”的完美境界。
7.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包括社区的治安、绿化、保洁、家政、房屋及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涉及社区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影响可谓无处不在。
8.科技应用: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中水、太阳能、保温、隔热、新风、低辐射玻璃等一系列专业名词不经意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今,精明的买房人在购买房子或做内饰装修的时候,也大多会向售楼人员和装修师傅问一问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事情。安全设施、智能系统、噪声处理、垃圾回收利用……一系列的琐碎事情,几乎没有哪一点不和我们居住的舒适度、可持续性联系起来。
9.人文氛围:人文氛围乃是社区生活真正的底色,但是和谐的人文环境不是说有就有的,需要优秀的物业公司以及全体业主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邻里关系,使小区有良好的生活氛围,让人们居住其中感觉心情非常愉快、生活非常美好。
10.建筑外观:在居住的审美对象中,建筑外观无疑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社区建筑的材质、色彩搭配、形状、风格个性,甚至天际线等种种因素都是影响建筑外观的因素。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