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从学校领了通知书刚到家,隔壁的汪叔叔就拎了一大包东西过来。他是刚刚从北京打工回来过年的,和我爸爸妈妈一个地方的。
“吴佳,你可真的无家啊!”汪叔叔看见我,微笑着说,“过年菜市场生意忙得很,你爹妈又不回来了。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没办法照顾你姐弟俩,就不接你们去北京了。打个电话给你爹妈,就说东西收到了。”说完,汪叔叔把一大包东西放在门口,走了。我站在原地默默地,一动也没动。
弟弟带着一群小伙伴围了上来,把包翻了个底朝天。里面是一盒棒棒糖和两套衣服,一套我的,一套弟弟的。弟弟把衣服丢了一地,却把那包糖拿进屋里藏了起来,手高高地举了一个棒棒糖跑出门了,身后跟了一群小伙伴。弟弟很开心,小伙伴自觉排好队张大嘴巴,弟弟先把棒棒糖放在嘴里狠狠地吮吸了一下,然后拿出来,从前到后让小伙伴一个一个的轮流舔。这样不卫生,我制止了好几次,弟弟总说是幼儿园老师教的,有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他才刚刚上半年幼儿园小班,已经不服我管了,我说一句他能顶撞好几句。我看见他们很开心,也就没说他们了。
拿起地上的新衣服,我在身上比了一下,裤腿刚刚到膝盖下面的小腿肚,弟弟的却是开裆裤。爸爸妈妈每一次给我买的衣服总是小很多。
我把电话打过去,是妈妈接的,很吵闹。“啥事啊!”“妈,你给我买的衣服又小了!”“咋又小了呢,看着照片上个子也不高啊!”“妈,那是去年的照片,过了年,我都12岁了。我弟上幼儿园了,老师不让穿开裆裤。”“哦,咋都长那么快呢!好了,忙死了,晚上打给你再说啊!”
我好想说,爸爸妈妈怎么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多高呢。我还想说,我不要新衣服,我只想爸爸妈妈看看我的通知书。我还想说,爸爸妈妈,过年了,回来吧!
可是电话里传来的是“嘟嘟嘟”的声音。
吴佳 固始县南大桥乡陈营子村小学六年级
教师感想:
“留守儿童”,这几年频繁出现在报端,往往被贴上了性格内向、冷漠孤僻,胆小怕事,我行我素等标签。透过本文,我发现了一个留守女孩对家庭亲情的渴盼和对父母不能陪伴的哀怨。这是一位有担当、能自立的家长姐姐,一个装满沉沉心事的懵懂少女。
小作者撷取生活中弟弟吃糖和给妈妈打电话两个场景,娓娓道来,写活了童稚无邪、爱吃嘴、牛脾气的弟弟,也透漏出外出务工人员的无奈与艰辛,更多的反映出留守家乡孩童对家庭生活的渴望,对亲情的呼唤,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辅导老师: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