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见习记者 韩 蕾)在金杯农贸市场卖菜的王岩松,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15年左右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年菜价年年涨,尤其是一遇到雨雪天,菜价涨得比肉还贵。
“前段时间下大雪,菜价贵得离谱,有些高档菜每斤都超过了10元。”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岩松无奈地说道,“市民经常吃的菜,像姜现在5.6元/斤,冬瓜2.5元/斤,现在兜里揣着百十元钱都不敢去买菜,市民一来买菜就问菜为什么这么贵,我们也没办法呀!”
“一到冬天,咱们信阳只出产葱、蒜苗、黄心菜和大白菜,要想吃别的菜都要从外地运,所以就要运费。最近又下大雪,运费一涨,菜价也就跟着涨。”王岩松说,“以前信阳郊区还种点菜,现在种菜的人少了,菜价肯定低不了。”
“这两天不是在开‘两会’嘛,我通过看报纸了解到,政府要加快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建设,让百姓的‘菜篮子’更丰富。”王岩松高兴地说,“就应该多发展点本地‘菜篮子’,这样本地菜品齐全了, 可以买的菜多了,那么本地菜价自然就不会再涨了。”
“去年开了几家平价超市,听去那儿买过菜的市民说,那里的菜确实便宜。”最后,王岩松对记者说,“平价超市能把真正的实惠带给老百姓,这样的超市应该多开几家,加上政府现在在大力发展本地‘菜篮子工程’,以后市民就能吃上平价健康的蔬菜了,不仅市民买菜方便实惠,连我们卖菜的也会跟着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