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多了,吃得反胃了,过完了节,总得想法子中和一下这段时间吃进肚子里的大量脂肪。于是长假后的饮食调整,不少人就这么“乱来”了。想要在春节长假后进行饮食调整,几个误区必须注意。

误区一

春节后吃素,不是越素越好

自从春节大鱼大肉过后,一个格外形象的词就诞生了———刮油。不少人认为,春节期间吃了太多油腻荤腥的食物,春节过后,应当多吃青菜豆腐,把吃进去的油中和一下。这样的做法固然是可行的,但从春节间的全荤到春节过后全素,实际上对健康都没有好处。

年后饮食调节应当遵循几个原则:按时按量;均衡搭配;清淡为主。有些人在节后进行节食或全素食的吃法,很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适当的清淡饮食可以减轻肝肾及胃肠道的负担。但这也并不等同于推荐市民长期吃素,因为素食者要保持均衡的营养有一定难度,因此如果不是肠胃过度不适,素食三两天即可。

误区二

春节后调整,不是越粗越好

春节期间大多时间吃鱼吃肉,不少老百姓觉得自己吃的太“精细”,因此春节过后,开始寻找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粗粮来“刮油”,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摄入一些粗粮也能够起到调理肠胃的效果,粗粮能够补充膳食纤维,这是肉类中没有的。此外,粗粮中还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作为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辅酶,可以帮助人体能量转换。因此,节后适当吃一些粗粮对肠胃是有好处的。

但是,如果突然大量增加粗粮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吃玉米、芹菜等的话,肠胃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总的来说,还是建议大家恢复饮食的多样化,节后调理饮食,肉类也是要适当摄入的,尤其是蛋奶类,因为人体每天都需要蛋白质。每天也要吃一些蔬菜水果、杂粮等,注重粗细搭配,尽量保证每天摄入50-100克粗粮,蔬菜水果应注重颜色搭配,品种越多越好。

(海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