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乔新江市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我认为这为今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月11日上午,市人大代表、罗山县楠杆镇田堰村党总支书记孙大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孙大胜说,现在农村的垃圾实在太多。由于清运、保洁、处理等措施缺乏,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晴天靠风刮,雨天靠水刷”。农村环境卫生不率先整治,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我们田堰村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孙大胜说。2013年,田堰村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实现了每个村民组之间通上水泥路,全村户户接通自来水,全村修建了40多个垃圾池,满足每个村民组倾倒垃圾。同时,聘请了3名环卫人员,配一台垃圾清运车,每日收集、清运全村的垃圾。
为使污水达标排放,2013年,田堰村选择两个村民居住集中的组,投资20多万元,建起污水处理池。“目前,我们的垃圾处理池还处在试验阶段,但通过前期的运行来看,效果不错,有望今年在全村推广。”孙大胜说。
谈到2014年的工作,孙大胜说,要把《政府工作报告》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学习好、贯彻好、宣传好。要让每一位村民都知道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带头不乱扔乱倒垃圾,搞好庭院、道路、坑塘的环境卫生整治,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2014年,我们继续将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重点,再聘请3名环卫人员,再添加一台垃圾车,确保全村没有垃圾死角。这些人力、物力投入,全部由村里出钱,垃圾清运和保洁,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孙大胜信心满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