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马依钒)2月9日下午,参加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的来自社会科学界别的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全面务实、客观详实,是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委员们还就魅力信阳建设建言献策,几位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出应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建设宜居乡村,引发了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
“当前,我市的农村环保问题十分突出。例如很多村头常现垃圾堆,甚至不少房前屋后也是垃圾成片。这些垃圾一旦通过地表水渗透到地下,后果十分严重。”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刚痛心疾首地说,“除此之外,土地撂荒现象也不容小觑。”他以老家光山县为例,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殷棚乡长安村,有40%~50%的土地撂荒。“一亩地收入400元左右,而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一天的工钱可达180元。老乡算的这笔账一目了然,可是国家的粮食安全却多了隐患。”
市政协委员、市质监局局长程功浩也十分关注当前我市面临的“三农”问题,发言包含了很多切实的思考。他提出:大批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耕地复垦困难;塘湖堰坝失去应有功能,农村水利设施问题凸显;新房平地而起与老屋断壁残垣形成强烈对比,道路建设、排水设施滞后,农村建设规划有待加强。
由草房到瓦房,再到建造楼房,这些年,我市农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随着年轻人外出,老年人留守,居住分散,公共环境无人监管,农村的居住环境却在倒退。不仅要建设美丽乡村,也要建设美丽村庄;不仅要建设宜居城市,还要建设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