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吴 楠)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年俗之一,年前购买鞭炮也是很多家庭置办年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对过年放鞭炮的兴趣不是太高,而销售烟花爆竹的商贩们也吐槽生意难做。
烟花爆竹销售有些“冷”
28日,是农历腊月廿八,很多市民都在为过年做最后准备。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销售烟花爆竹的摊点发现,今年的烟花爆竹销售有点“冷”,不少商户反映生意远不如去年火。
“虽然今天的生意比前两天好了一点儿,每天差不多能卖出去三四千元钱,但是这远远赶不上去年的销量。”28日10时30分,在贸易广场的一位商贩对记者说道。他告诉记者,去年的这个时候,烟花爆竹卖得很火,然而今年,他的摊位上一些价格在100元以上的大鞭炮基本上无人问津,一般市民都是来选一些小鞭炮,还有就是给孩子买些小玩意儿。
记者在多个摊点了解到,今年的烟花爆竹从几元到几十元、上百元的都有,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但大多商户均反映,稍微大一点儿的鞭炮不好卖,市民选购时往往也只是买上两三挂,生意是一年比一年难做了。
少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环保
过年了,真的非要放鞭炮才有年味吗?对此,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听听他们的看法。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认为,不放鞭炮就不叫过年;而年轻人对于过年放不放烟花爆竹,则感觉无所谓。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传统习俗应当保持,他们大多认为,过年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家住东方红大道的刘先生今年72岁了,他认为过年放鞭炮意义很大。每逢过春节,他都会买一大盘鞭炮燃放,“过年啦,就该热闹热闹,鞭炮一放,辞旧迎新,多好。”
而一些年轻人则认为,燃放鞭炮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卫生,尽量少放或者不放。“我跟孩子对放炮都不热衷。”市民赵先生说道,“今年就买了几挂小鞭炮,除夕、初一、初五各放一挂意思意思就行了。”
家住申城大道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过年放鞭炮虽是老传统,但应适可而止,更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就没买鞭炮而是选择了网上流行的电子鞭炮,价钱也不贵。“其实过年放炮噼里啪啦的,也就是图个热闹,但近两年,不少地方都出现了雾霾天,放鞭炮对其肯定有影响,能不放就尽量不放吧!”周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