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序(1772年-1824年),罗山县城关镇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同年任江西星子知县,不久调任南昌知县。嘉庆十三年(1808年)任镇江知府。嘉庆十七年(1812年)升任南河总督。
巧“收”款 镇江丹阳练湖年久失修,汛期水患多发,百姓饱受其苦。黎世序任职镇江知府,他到任不久,制订浚淤方案,准备建造三座大闸。可工程巨大,一时难筹经费。正值他刚上任,地方官员和豪绅按旧习纷纷来贺,并暗送银两拉关系。黎世序为官从不收礼,但这次暗示其妻照单收下,然后以“捐款修湖”名义张榜公示。百姓闻讯也纷纷捐出家私,工程一年后竣工,根治了练湖水患。
不徇私 嘉庆十七年(1812年),黎世序升任南河总督。家乡的亲戚朋友闻讯后欲往谋职。世序得知,未等亲朋起程,即修书家乡的儿子:“今黄河大患频仍,运河亟待疏浚……功以才成,业因才就,尔其能否?”儿子和家乡亲朋见信后打消念头,再不提谋官之事。
御碑亭 黎世序勤政廉政,卒于任上,道光皇帝为褒扬他,下诏书加尚书衔,晋太子太保,谥号襄勤,并亲撰三通碑文:“黎襄勤公祭文碑”,“黎襄勤公入祀贤良祠碑”,“御赐黎襄勤公诗碑”。其中第三通碑刻有道光帝的两首赐诗:
“由来南国重河防,奏绩主知仰我皇。数载宣勤殚智虑,全河顺轨庆平康。机宜一力廉而敏,揆度随时显或藏。勖尔良臣常厥志,名扬史册沐恩洋。”
“仰天朕不德,倏尔夺吾贤。兀坐思千里,推恩叹九泉。伟哉防濬力,瘁矣十三年。为守真稀遇,南望倍怆然”。
黎世序为官清正,家无余资,死后连棺柩也难以运回家乡。道光下旨,从京城到罗山,每六十里立一通清官神道碑,这是满清王朝对为官者的最高奖赏!
(资料来源《信阳红廉文化苑·大别风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