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狗十三》

导演:曹保平

主演:张雪迎、果静林、智一桐

剧情:讲述了一个青春成长故事:少女李玩(张雪迎饰)父母离异,父亲(果静林饰)重新组建家庭,并有了一个儿子。李玩和爷爷奶奶生活,个性顽劣,但感情细腻。在自己的宠物狗爱因斯坦丢失后与家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父亲为此暴打了李玩。但在自己的小儿子被狗咬伤后,父亲处理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这让李玩心灵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面对父亲的专制威严,最终只有妥协……

推荐理由:不惨烈的惨烈青春

《狗十三》,这个听上去像句粗口的片名,其实与电影内容并不合衬,片名听上去像是某位文艺导演拍了一部地下电影,向这个让他不爽的社会吐槽开炮,但内容其实温文尔雅,既无暴力也不血腥,手法也不文艺,学院派出身的导演曹保平在他的第三部导演作品中,放下了他标志性的激烈叙事,但仍延续了他一贯为之的开放态度,电影,一定要与观众交流,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熟悉青春电影套路的观众可能不会习惯《狗十三》,一方面,它不像台湾题材般流淌着意淫的脓液,活在一个泡妞大过天的小清新世界。另一方面,电影也没有摆出内地同类题材惯用的愤怒姿态,用打架,动刀子来标榜荷尔蒙的纯度。《狗十三》的好看不在于冲突,没有用惨烈来表现惨烈,影片的主角,一个叫李玩的13岁女孩儿,一开始是个好学生,到最后,仍是一个好学生,单亲家庭的境遇,被后妈生的“弟弟”夺爱,以及与表姐男朋友之间暧昧的关系,种种可能点燃她敏感青春期的导火线,都引而不发,始终没有让她“爆炸”。

《狗十三》的好正在于此——真实,不添加夸张的刺激性作料,不追求耸动的戏剧性,拒绝问题青年、残酷青春这样的陈词滥调,对性,暴力,反抗权威这些符号化的叙述适可而止,毕竟,大部分人的青春纵使反叛,但绝对没有作出拿酒瓶爆头,为爱情高考填白卷这等荒唐之事,因此,发生在李玩这个人物身上的故事,才具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对观众而言,也就有了更细密的共鸣。

影片最残忍的一个镜头来自结尾,原本视狗为亲密伙伴的李玩,拗不过爸爸朋友的“好意”,吃下了她人生第一口狗肉,从此,李玩告别青春,接受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孩子终于长大了,远处,是惊讶得目瞪口呆的后妈,尴尬笑得不自在的爸爸,以及心疼难过的爷爷奶奶。这些人脸上错综复杂的表情,与之前对发生李玩身上的教育,叠加在一起,传递出电影另一个主题,一个反省的追问,那些以爱之名的教育,到底真的是对孩子好,还是在杀死他们身上的天性?将孩子驯化成听话的宠物,让他们自愿(被逼)钻进规则的牢笼,变成另一个不快乐的自己,所谓“爱的教育”,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狗逼”玩意儿?(方 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