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伯年近半百,是相伴了我们十余年的对门邻居。

他的模样并不特殊——一张正方形的脸,眉毛很浓,眼睛并不大,由于长期劳累,他的眼圈总是显出淡淡的黑色,仿佛戴着一副“黑眼镜”。头上稀稀疏疏的毛发,留着短短的胡楂,显得很利落。一年到头,总是套着洗得褪了色的工作服,但很干净。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家属区内回收废品,勤劳得像一头老水牛,默默无闻,骨子里总透着股老实憨厚的劲儿。

因为我们两家住对门,所以他每天都会清走我家门口的纸盒子、瓶子等一些废品。每到星期日,我们家门口总是响起那“咚咚”的清脆叩门声,开门一看,准是杨伯伯直直地立在那里,面带微笑,手里紧攥着那一卷零散的钞票,笑呵呵地对我们说:“来,这是这个星期回收废品的钱!”我们推搡着移开他那晒得黝黑的手,他的脸瞬间就严肃起来,绷得紧紧的:“我回收废品,不会缺斤少两,你们信任我,我不多拿也不会少给,你们只管安心拿去就是了!”虽然妈妈总想让他拿去补贴家用,但是面对这个固执的杨伯伯,我们也只好无奈地把钱收下,他才笑呵呵地离去。

他坚持为社区服务,无论风吹日晒,严寒酷暑,每天都骑着他那破旧的“飞鸽”牌自行车,往返于社区的角角落落,手拿水壶和小铲,清除电线杆上、楼梯口的小广告,为洁净小区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一天,我看见他踮着脚尖,咬着牙关,高举着手中的铲子,正一点点“消灭”电线杆高处的一处小广告,豆大的汗滴滚落到他的脸上,汗水打湿了干净的工作服,他却浑然不知。我走近问他:“杨伯伯,你干活儿社区给钱吗?”“为社区服务,当然是免费的。”他望了望我,憨憨地一笑。望着他蹬着车子吃力的背影,我只觉得他的身影折射在我的心中显得更高大了……

虽然我已搬至他处,但每每想到我与杨伯伯为邻的日子,心中总是暖暖的……

(羊山中学八(1)班 竺丰臻 指导老师:周显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