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娟

问:我市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如何?

答: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实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后,我市优良天数有所下降,这与新旧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发生变化有关,同时与近期大气气候异常有关。经相关专家初步判定,造成我市灰霾天气主要是气候原因,外源性污染占相当大的比例,内源主要是二次扬尘(建筑工地二次污染,以及机动车碾压道路造成的二次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污染、居民生活产生的油烟污染等。

问:我市防治雾霾污染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雾霾防治工作,2013年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工作和PM2.5监测工作。

2013年10月,市环保局新建了4套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在市环保局网站信阳空气质量发布系统栏目进行空气质量指数实时(试运行)发布,发布内容有污染等级、首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可能影响及需采取的相应措施。

加强环境空气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市政府发布了《信阳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信政文150号),信阳市环保局配套制订了《信阳市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信环文[2013]339号)。《信阳市蓝天工程白皮书》《信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等行动方案正在制订中。

根据市政府安排,2010年以来,市环保局会同平桥区委、区政府对平桥区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实施了“平桥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和“平桥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工程”,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市还启动了信阳市雾霾天气形成机制课题研究,为防治我市雾霾污染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