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之西,汤泉池东岸,黄柏山北冀,赤城县南端,面积8.5平方公里,男女老少近两千,七里冲这个小村让您流连忘返。”这是我胡诌的两句打油诗,虽然诗意少点,但用来概括我们村庄的概况还是不错的。
作为汤泉池风景区的东大门,七里冲的地理位置确实优越。要是春天来,山上有映山红,山下有兰草,田里有绿油油的麦苗、黄灿灿的油菜花,你们记者都不用特意选景,随便举起相机一拍就是一张艺术照。
我们种的茶、养的猪也是纯绿色无污染的,有了这些优势,县里要求我们围绕青山秀水做文章,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把七里冲打造成生态美丽乡村,村里人都举双手赞成。
过去我们村确实穷,村里人均收入也就是两千露头。俗话说,十年难发庄稼汉,一年能发生意人。如今,我们村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就是要帮我们农民致富。我是村文书更是要带头,两个月前,在村里的支持下,我也把我家的小院翻建了打算开农家乐,以后就能挣你们城里人的钱了。
县里为了把七里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可是下了大力气了,给我们修了路,筑了坝,村里又通过流转土地建了800亩的蓝莓基地,以后还要建购货中心、停车场、文化广场……县委书记李高岭说,搞美丽乡村建设坚决不搞大拆大建、大挖大填,只要我们每家把院子收拾干净,柴火垛码齐,把自家的鸡鸭圈好,要的就是原生态。
这不,村里才开始搞建设,不少在外地安了家的大老板现在都急着想回来重新落户呢。话说到这儿,我又激动了,来了灵感,现场再作诗一首:“鲇鱼湖畔一神泉,群峰环抱数千年,金鸡啼醒万户晓,美丽乡村战鼓喧。”
口述人:商城县汤管处七里冲村村会计 李龙志
本报记者 黄 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