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春节将至,记者在平桥区平桥办事处辖区走访困难群众王霞时,正赶上她在武汉上大学的女儿李娟琳放假回家。“孩子很懂事,经常惦记着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这不,刚一放寒假,她就急忙赶回来,孩子思家心切呀!”王霞噙着泪水说。
2011年5月的一天,王霞的丈夫李军突然感到浑身乏力,连饭都不想吃。当时,王霞就建议李军去诊所看看。
“当时以为是感冒,诊所医生就给李军输液治疗。治疗几天后不见好转,后来转到市内一家大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王霞说。
经过诊断,初步认为李军患的是肌无力病。“肌无力?啥叫肌无力,平时没听说过这病呀?”王霞听医生这么说头都蒙了。后来到北京一家医院,确诊李军患的是重症肌无力。
两年多来,王霞陪着丈夫北上郑州、北京,南下武汉、广州治病,花完了家里的积蓄和从亲友那里借来的钱。“李军患病前是平桥区物质局的司机,得知李军的病情后,单位也伸出了援手,但是面对巨额的医疗费,这些钱都是杯水车薪。”王霞说。
据王霞介绍,李军的病症就是站不起来,吃不下饭。医生说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北京医院的专家说,这种病可以看好,但需要很长的过程。现在因无钱继续住院,李军回到家里靠中药维持,每月买药要花费4800多元。“没想到他才43岁就得这样的病。我没有工作,孩子正在上大学,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我不得不挺起脊梁撑起这个家。”王霞坚毅地说。
提起女儿,王霞既欣慰又内疚。欣慰的是女儿聪明可爱,2012年高考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内疚的是孩子本该和同龄人一样享受家庭幸福、憧憬美好未来,但现在不得不和家人一起承受生活的窘迫。
“2013年秋季开学时,孩子要交8500元学费,加上生活费和其他费用,需要1万多元。这1万多元对于我现在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为了孩子能上学,我咬紧牙关东借西凑,总算凑齐了孩子的学费。但是,往后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咋办?总不能让孩子辍学吧。”王霞担忧地说。
在王霞家里,节日的气氛虽然不那么浓厚,但是,从李娟琳给爸爸洗脸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大难面前一家人的不离不弃和人间真情。
“前几天,一位好心人给我家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办事处也给我和女儿办理了低保,我们一家人很感激。现在丈夫的病还要药物维持,女儿还要求学,就是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撑起这个家,让我的女儿顺利完成学业。”王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