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出生,平桥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信阳市诗歌学会会长、信阳市网络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已发表诗歌千余首,中篇小说、散文随笔以及文学评论等作品100多万字。获得《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神》等刊物诗歌赛事奖。有作品入选《1998中国诗歌精选》《2000年中国最佳爱情诗》《中国新诗选》《中国<星星>五十年诗选》《中外诗歌精选》《河,是时间的故乡——河南省散文诗选》《河南诗歌》(2009、2010、2011)等选集。著有诗集《静止的火焰》《纸飞中国》《田君诗选》《不安之书》《忐忑》,文学评论集《坐在丰收的景象里》,随笔集《背阴处的雪》等,主编各种文集近200部。现供职于信阳市文联,曾被授予信阳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6
周末下午,第一次认真地坐在“语溪书屋”里,准备写一篇文字记录这个下午以及窗外知了的欢歌,它们已经陪了我快一个夏天了。此时夏天就在窗外,刚看过天气预报,明、后两天还将是40℃的高温,这是我在信阳30多年间遇到的最热、最长的一个夏天!
这是个安静的下午,室外的工地因为天热已经停工,我能够确定不会有人来我的木屋打扰!这也是我想要的。暂时没有通水,我就用纯净水对付。好在有电了,空调能够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有了无线网卡可以上网写下这些文字!
从办公室搬来了一些书,有马尔克斯、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帕慕克、曼杰什坦姆、策兰,还有奥斯特、格拉斯、佩索阿、赫拉巴尔、鲁尔福、卡图卢斯等。
写下这些名字之后,突然就感觉自己非常富有。
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也无非就是这些——一个平静的下午,一本好书,一杯好茶。
而此时此刻,我刚刚提到的这些,正环绕在我的左右!
7
书屋的下面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我给它取名为“语溪”,意思是会说话的小溪,尽管我在这里逗留已经两个多月了,也始终没有听到它的声音,但我依然愿意这样称呼它。
早上,一只红嘴野鸭在水面游弋,我呵止了给我做水电的师傅准备抛向它的石块,我对他说:“我就是冲着它们才来的!”在望远镜里,这种野鸭非常得漂亮,尤其是它那红色的长嘴巴。我愿意和包括它们在内的所有生物们在这里共生共存,最好是互不打扰。当然,一些让人生厌的蚊蝇、臭虫之类除外。这就是我关于自然的哲学——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彼此欣赏,相依相存!
语溪是浉河的支流,从在这两个月的相处来看,它水量不大,而且水面还有一些肮脏。但从几批干活师傅的嘴里我了解到,它也曾经是一条非常清澈的河流。我便有了一个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它清亮的那一天,希望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的语溪书屋还在,我还在……
8
一大早,太阳便显示出它强大的威力。在外面挖了几锹土,便马上汗流浃背。只得乖乖地回到空调房间里,看来我已经退化到了只能坐下来干些诸如这样写字的活计了!
写作心累,其实也并不比体力劳动轻松。我经常会庆幸自己并不借此养家糊口,把写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所以一直以来我并未感觉到写作带给我的压力。但因为今天早上高温之下的几锹土,让我忽然觉得其实应该真诚地感谢写作,是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可以像今天这样自主地进行选择。
现在看来,和挖土相比,我更在行的还是写字。室外,有人在给游泳池贴瓷砖,室内,有人在给太阳能装电脑版,这些都是我干不了的,这就是我的局限。
我在这里只是为了听鸟叫虫鸣,看溪水山色,除此何求?
36
整个白天被各种打断所打断,四处奔走,主动或被动的忙碌,疲于应付!
从市内到书屋,再从书屋到市内,三次往返,成为我今天的主题。临近黄昏,才算安定下来,在外面的走廊上翻读胡亚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生的新著《时光的缝隙》,不时被一些美好的句子所打动!不觉间天已渐渐暗淡,突然就感觉到了秋天的凉意,还有几只黑蚊子在耳畔飞扰,只好进屋来开灯打理这篇小文。
生活如同亚才先生的书名,我们似乎始终都是在时光的缝隙里挣扎,白天不得闲暇,夜晚不得安宁。为人为己,忙乱、慌乱而又不得要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时光像极了一个剧场,但我们能够出演的角色却只有一个——一个面对各种诱惑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得逞的“未遂者”,以及为此而盲目的奔波……
38
每天早上都会在7时左右醒来,并且无法继续入睡,中午时感觉很是困乏,想睡但却因事不能躺下!下午似乎还有很多事在等着去办,要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远要比写这篇文章要复杂很多……
这就是我白天的状态,而且非常的常态。
好在每天都还有所期待,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却都足以让我为之而觉得干什么都是值得的!也有意外的期待发生,比如今天早上接到的一个电话,让我感慨,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忘记要远比离开难很多。
当一些不知含有什么成分的液体进入血管,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这也是我今天所期待的。
有所期待!是的,我总是有所期待……
41
傍晚时分,忙里偷闲,去书屋小坐,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去前院转了转,欣喜地看到,仅3天时间,院子已经有了一些变化,现在多少有些像有文化人活动的样子了!我们管这里叫“语溪书院”,其实,也就是将原来临时房改造了一下,建好之后,有吃的地方,有住的地方,还有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最重要的是院子里有属于我的小木屋。
自开工以来,只要人在信阳,没有特殊情况,我几乎每天都会去木屋坐坐,有时一天,有时半天,而更多的时候会像今天这样,就是为了坐一会儿。时间也不固定,有时是早上,有时是下午,有时是晚上。也正是因为这份热情,小木屋成为整个院子里最先完工的一处工地。
凡是来过这里的人,几乎都会在木屋门前留影。每此看到,我心里都会生出暖意来,看来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是相通的!我们都热爱生活,我们都向往一份美好的感情。尽管用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前路茫茫,但我依然愿意相信终会有一份温暖是属于我的——“愿,余生,春夏秋冬,喜怒哀乐,都有你在……你都在!”
44
起风了,窗外的大树小树们在风中狂舞,很多已经泛黄的叶子随风飘落!那些肯定都是和我一样敏感的叶子!
除了风声,我没能听到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这些和我一样卑微的生命啊,它们的飘落就像我笔下一行行微不足道的诗句,从写下它们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它们的悄无声息。
秋天仿佛是植物们的噩梦,一年一度。而谁又是我的噩梦呢?是那些让我怜惜的叶子,是那些想一想就让我无端痛心的逝去……
46
我坐在书屋的大玻璃前,隔着溪水呆看对面山上的树木,今日无风,它们都像我一样静止不动。
但此时暮色已经开始降临,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在暮色里一起一点点由明变暗,我始终没有开灯,直至树色和天空变为一体,直至我和屋里的黑暗融为一体,我们仿佛一起陷入沉思。
在月光下,树基本没有了轮廓,对面只剩下了山的剪影。我试图试想一下山在想什么,但却始终不得要领,山显然比我要深邃!它或能通晓天机!
和山相比,我要简单多了。我坐不过它,也无法像它一样始终沉默不语。我心里想到一句诗,我必须马上起身记下:“只要你愿意!”
50
晚上决定不走了,这是我第三次在书屋里睡。尽管和市内相比这里还显得有些荒凉,但我愿意住在这里!因为在哪住暂时都是一个人!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这里能够尽快地完善起来,让我能够安心地住下来。
这里最美的时候是早晨,其次是黄昏。早晨美在那溪水里的水韵,黄昏美在那份悠远的宁静。不知不觉间断断续续在这里已经半年多了,从春天开始,熬过了炎炎夏日,似乎是眨眼之间已至深秋。我熟悉这里的一切,周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条沟壑,甚至是每一块砖石!似乎我与它们都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感情!我也愿意相信这里一定会越建越好!当然这需要别人的用心与努力!
用我现在的经验看,书屋着实是建小了一些!但我其实已经十分满足!有道是“室雅何须大!”我仅仅就需要这么多,当然我所真正需要的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