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保群

2013年,信阳依托优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两大机遇,围绕“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战略任务,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26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4万公里。

如今,纵贯南北的京广、京九铁路和G106、G107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的宁西铁路、G312、沪陕高速公路和淮息固高速公路,在信阳境内形成三副巨大的“双十字架”,通达城乡的10条省道和密布豫南大地的农村公路网,加上稳步推进的淮河航运工程,构建形成了以高速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为支脉、以农村公路为血管、以内河航运为辅助的综合交通网络。高铁开通后,信阳到郑州不过1小时,到武汉40分钟,到合肥、南京、上海都很快捷。通达的交通网络,让信阳与很多大中城市几乎进入了同城时代。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信阳冲破“边缘”,屹立“前沿”,连接社会各行各业的商贸物流,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生根发芽壮大的沃土。

处在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结合部的信阳,北可融区、南可靠圈、东可入带;位于京津冀大都市连绵区、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和成渝城镇群的核心位置,区域协作、产业转移和市场成长的空间都十分巨大,迅速成长为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南北物流通道中心节点城市。

经济发展,交通保障,物流先行。信阳拥有了中原经济区连接东南沿海的前沿优势,抢占了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加速转移的“桥头堡”位置,为发展商贸物流、打造现代物流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信阳国际茶城、信阳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个个大项目的落户,一项项大手笔的投入,增后劲、促发展、活商贸,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亮点纷呈,振奋人心,加快了信阳建设全国现代物流枢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