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最早的戒烟歌

1911年5月,上海革命军外交总代表伍廷芳、上海军政府民政长官李平书在上海张氏味莼园发起禁戒纸烟大会,许多社会名流响应。作家金蔚文配合禁烟活动,编写一首《戒烟小调》;上海名医丁福保、俞凤宾对纸烟成分进行认真的化学分析,做病理实验,并将纸烟的危害化验报告公之于众。伍廷芳的秘书朱文炳还创作了《竹枝词》,以民歌小调记述了禁烟运动的全过程。其中一首《竹枝词》这样讽刺吸烟者:“有人口插一支斜, 或是香烟或雪茄。纵未逢人当面骂,自低人格丑难遮。”

当时,还出现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戒烟歌。这首《戒烟歌》由华航琛作词作曲,其歌词是——

纸烟纸烟,害人不浅。精神钱财,损伤胜鸦片。劝同胞快快戒吸纸卷烟;纸烟不吸,空气清新人不厌,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纸烟不吸,民壮国强乐永年!

这首歌仿当时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填词创作,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在民众中广为传唱。1912年初,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有识之士,为了庆祝辛亥革命的成功,出版了一本《共和国民唱歌集》,收录了当时流行的《庆祝共和》《爱国歌》《戒赌》《劝用国货》以及这首《戒烟歌》等。《戒烟歌》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史册时发现的。

芮城县城张贴的戒烟传单

当时,在山西芮城县城还张贴有很多戒烟传单。其中,位于芮城县城内钟楼巷的一家“万善堂劝戒烟酒戒烟所”,张贴了一张这样的传单——

本堂祖传精制英雄神力丸开始以来,断去烟瘾并治愈各病不下千万余人。此药不但能断烟瘾,并治痢疾泻肚、饮食不进、肚子发胀、四肢发烧、浑身发痛,以上各症一经试服本堂之药,无不药到病除。如无病者,四季常服,莫不却病延年;有烟瘾者,购服一千粒以上,管保断去烟瘾,诚济世无上之良药也。

河南林县出版《戒烟三字经》

《戒烟三字经》也是民国时期出现的。“人之初,性本善;不吸烟,不赌钱,存好心,学良贤,能孝顺,能勤俭,谁流荡,把不严,性相近,习相染,或吸烟,或赌钱……”以此开篇的《戒烟三字经》出版于民国辛未年间(1931年),由河南省河北道林县(现为河南省安阳市下属的县级市林州市)当地大亨全胜堂、善庆堂、民生堂出资请人编写,由林县华洋书局印刷。全书共60页,计2700余字,采用“三字经”的写法。

不过,这本《戒烟三字经》中所说的“烟”并非香烟,而是大烟(即鸦片)。文中通俗形象地描述了吸食大烟的各种危害以及犯烟瘾者的各种症状:“上了瘾,不好整。就吸吧,误正功;不吸吧,要发瘾。”“鼻子尖,嘴唇青,黑牙齿,黑牙根,瞧见了,真寒心……吸烟人,不成器;为无才,不知义;不深思,不远虑;坏人品,误正事……”

山西监药处印发“戒烟丸”告示

民国时期的戒烟运动,曾遍及全国各地。民国政府特发议案,要求“各省情况不同,应由督抚提交各省咨议局妥慎斟酌办法,作为本省单行规则,一律施行,务以能达禁烟之目的为止”。此后,还推出了烟民登记制度、设立戒烟所等一系列措施。山西省政府当时还研制出一种和平戒烟丸,广贴告示,大力宣传。其中,一张落款为山西省政府监药处制的告示,还详细具体地向人们介绍了如何用“戒烟丸”除掉烟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