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洋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只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对于9岁的张一鸣来说,却是有点奢侈的愿望。为了给从小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他看病,父母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平日里张一鸣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春节时,才能拥有和父母团聚的短暂喜悦。“我做梦都想和爸爸妈妈团聚”,这是张一鸣最大的新年愿望。
张一鸣是贤山小学三年级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当别的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跟父母的联系,却只能停留在每周一次的固定通话中。“平时想不想爸爸妈妈?”“想。平时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爸妈接送,我心里都好难受。我做梦都想爸爸妈妈。”就像珍藏了好久的梦想,张一鸣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跟记者分享。“他们不能回来,那么辛苦,也是为了给我挣钱看病。”马上,他又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地说道。
由于从小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做过3次手术,但视力没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只能戴着重重的框架眼镜学习生活。
也因为眼睛的原因,张一鸣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老师上课也尽量把字写得大大的,即便这样,听课、做作业,他依然比其他小朋友吃力,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见到张一鸣时,正赶上班级测验,别的小朋友都是眼睛与纸面保持在一尺左右的距离写字,张一鸣却差不多脸都贴着试卷了。“都会做吗?你学习怎么样?”“不好也不坏。”“那你都考第几名?”“第一、二名吧。”“这还叫不好呀?”“我想能更好,每次打电话,爸爸妈妈都问我学习怎么样,考了多少名,我想再好一点,让他们高兴。”从和张一鸣的对话中,记者能感受到,他把对父母的思念化作了学习的动力,好好学习,考出更好的成绩。
“快过年了,你很快就能跟爸爸妈妈团聚了。”放学了,记者跟张一鸣聊起即将到来的春节,他脸上闪过一丝失落。“还不知道呢,前几天给他们打电话,妈妈说厂里很忙,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张一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