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慧 周亚涛 王 洋
关键词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目标:抓好“一区三工程”建设,努力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统筹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扶贫开发等制度改革,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把农业转移人口吸纳到城镇居住,共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积极探索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实现方式,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声 音
新县苏河乡新光村村支部书记钱运长:近年,按照我市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我们在认真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的同时,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自2001年开始,我们村支部、村委会就对土地整合流转进行了探索,将撂荒土地整合成10大片区,栽植杨树1186亩12万多株;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带头成立和扶持、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个,流转耕地313亩、林地8260亩;鼓励发展养殖专业户12户,种植专业户130多户,运输餐饮个体经营户38户;搜集劳务信息,积极引导农民外出打工,新光村年输出各种劳务人员400余人,劳务收入近500万元;引进外资3000多万元,建成“王母观”钛铁矿、“红心岭”磁选厂等企业,使我们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群众的腰包鼓了。
关键词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目标: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在做大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
要彻底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进一步扫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坚决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机与活力;坚决落实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
声 音
信阳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剑军:近年,市委、市政府一直支持我们企业的成长。前不久,在市委书记郭瑞民的关怀下,羚锐健康产业园顺利落户信阳工业城,该项目2012年8月份开工建设,于2013年11月份建成投产,预计2014年能实现3亿元的产值,上交3000万元左右的税收。虽然这些年来全国医药行业发展停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公司仍然实现了连续3年的持续增长,2013年产值更是增长20%以上达到8个亿,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标:继续实施好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和市“十件实事”,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要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标准、应保尽保,该给群众的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拿出来,特别是拆迁赔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支付、拖延支付、打折支付,坚决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办好民生实事。除了落实省里确定的“十项重点民生实事”,还要及早谋划我市的民生“十件实事”,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今年需要办的事确定下来,抓紧安排下去。
声 音
信阳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江开勇:近年,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4年将争取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7749套,基本建成15532套,从而逐步改善我市居民住房问题。
目前我市常住人口约为640万。根据常规核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增加6.4万城镇人口,带动6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随着我市农业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转移,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因此,要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步伐,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从而尽快地满足多层次需求住房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