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韩 蕾

虽然已是数九寒天,在审计胡同与五星街交叉口,有一位修车匠几乎每天都会出摊儿,虽然累了自己,却方便了路人,他就是自行车修理匠汤春新。今年65岁的他,已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修理自行车20多年了。

修理自行车,苦中也有乐

28日上午8时30分,汤师傅像往常一样,骑着装有轮胎、水盆、小凳子等其他工具的电动三轮车,来到审计胡同与五星街交叉口,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9时30分了,还是没有一单生意,还没吃早饭的汤师傅去对面卖早点的摊儿上买了碗早饭回来吃。汤师傅说:“早晨大部分都在家里吃,不过有时候起来晚了怕耽误出摊儿,就在街上买着吃。”

“你看大街上,几乎都是骑电动车的,学生都开始骑电动车上学了,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汤师傅边吃早饭边对记者说,“所以我这生意也是一天天的,有时候一天连个打车胎气的都没有。”

“我20年前就出来修自行车了,在以前的老商校门口修了18年自行车,在关桥桥头看车加修车又干了两年,今年2月份的时候挪到这里来的。”汤师傅说,“别小看我这个小摊儿,10年前一天大概能挣10元钱,那时候10元钱还很中用,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但是现在不行了,平均每天也就只能挣四五元钱,加上老伴儿每个月做保洁挣的钱才能维持生活。”

“我是40多岁的时候从农村到城市里开始修车的,刚开始修车是因为找不到活儿干,没想到这一修就是20多年。”汤师傅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挣钱少了,但是也够生活,而且现在每天要是不出摊儿,和他认识的一帮老伙计下下象棋,聊聊天儿,不然就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

累了自己,方便了路人

12时30分,汤师傅刚端起老伴儿送的热乎饭准备吃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推着一辆山地车过来了:“找一个修自行车的真不容易,我都推着走了两条街了,您快帮我看看车后胎是不是破了。”汤师傅立马放下手中的饭,熟练地把自行车内胎给扒了出来,放入装有水的盆内仔细查看,却没有发现哪里有冒泡的现象,之后汤师傅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内胎上的气门芯说:“车胎没有问题,是气门芯坏了,你看到没,连接处的胶管破了,换一个就可以了。”汤师傅告诉记者,如果在没水的情况下,就把内胎贴在脸部的皮肤上,有空气流通的感觉就表示漏气了。

修好了自行车,汤师傅擦了擦沾满凉水的手,端起已经有些凉的饭开始吃。当记者建议他去旁边商户家里热热饭,或者找个能挡风的地方吃饭时,汤师傅说:“没事,我出摊儿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露天的,冬天的时候吃冷饭太正常了。再说了,万一我去吃饭了,有人来修车找不到人怎么办?”

“以前几乎每个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修自行车的,现在不行了,自行车少了,也没多少人愿意掏钱大修自行车了,有的人自行车坏了就直接换电动车骑了,修车摊儿自然也少了。”汤师傅对记者说。

“一年四季,除了非常恶劣的天气,没法出摊儿外,其他时间我都是早上8时许出摊儿,晚上天黑了收摊儿。夏天还好点儿,墙角处还有几块阴凉地。冬天最难熬,露天的地方没遮挡,北风刮起来冷得刺骨,实在冷得受不了就喝点热水暖暖。”汤师傅说道。

当记者问起,这么苦有没有想过不修车,回农村跟儿女一起生活时,汤师傅说:“中间确实想过不干了,不过转念想想,现在修车子的越来越少,走街串巷也不一定能找一个,趁我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再坚持几年,也能方便了路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