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慧 王 洋 马依钒

因为贪便宜,很多商家不愿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而是自制广告单随意派发。一些职能部门由于牵扯到多方监管而显得力不从心,广告单在惹人烦、惹人怒的同时,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商家预想的宣传效果也大打折扣。

核心新闻

广告传单发放泛滥

“双节”在即,各类小广告也随着逐渐升温的节日氛围在市区各个街头“热闹”起来,街头散发广告传单随处可见。

“美女,看看吧,马上过节了,我们店里优惠大酬宾。”20日下午,记者在东方红大道与中山路交叉口处看到,10余位小广告散发人员松散地站成一排,他们手里握着各种传单,有房地产广告、健身会所广告、商场促销广告,还有会计师考试培训广告,有的甚至还披戴着某房地产公司的绶带,就像开广告传单展销会一般,不停地向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发放。对此,有些市民看了一眼之后就直接把传单塞到附近的垃圾桶里,有些市民不耐烦地接过之后,则随手扔在了地上,路面上散落了不少广告传单。

还有市民反映,发传单的人不仅往行人手里、小区的门缝里、窗台上塞,就连自行车、摩托车的车筐里,也经常被塞得满满的。有的时候还有些不健康的传单,让人尤其反感。

乱发广告传单危害不少

记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乱发广告传单的行为危害不少。

环境污染是乱发传单首当其冲的危害。一到周末,人流量猛增,街头分发商业广告又会比平时多出好几倍,市区地上到处是花花绿绿的广告宣传单。昨日,负责胜利路步行街路段的环卫工阿姨提起广告传单显得十分无奈:“传单实在太多了,刚刚扫干净,紧接着又扔,扫得手都快断掉了,已经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遍了,累得连话都不想说,每天光传单都要装好几车。”经常在步行街附近捡拾垃圾的何慧珍老人说,每个周末他都能从附近的垃圾箱或地上捡到很多广告单,最多时一天捡了一百多斤。

资源浪费是乱发传单不容忽视的弊端。广告宣传单之所以被广大商家认可,主要是因为它成本低廉,花上几百元钱就可以印刷上万张,远远比在报纸或电视上做广告便宜。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只是一张废纸,有些人简单看过后就塞在垃圾桶里或随手扔在地上,这无形中造成了纸张等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市民朱梦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来制作这些广告的纸张质量都不错,就这样大量在街头像废纸一样散播,实在是一种浪费。”

收效甚微且不合法

对于这些广告传单,市民大多表示反感。解放路泰和苑小区居民乐女士说:“最近经常会收到夹在门缝里的宣传单,对我来说几乎没用,很多传单的内容让人怀疑它的可靠性。”

多年从事广告业务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街头广告单除了成本低廉外,另一个原因是广告单上的内容不受任何管理部门监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媒体上发布广告有严格的审查手续,没有销售许可证不能做,内容虚假不能做,而印发广告单则不受限制。正因为如此,这类广告宣传大多信用比较低,权威性不强,一般很难被公众接受,与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有着很大差距。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规定:广告活动不得“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而随意发放广告宣传单,显然有违这一规定。

延伸新闻

执法部门:管理难度大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吴平告诉记者,漫天发放的广告宣传单确实造成了纸张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允许的。目前,他们也正在对此加以治理,但由于发放传单流动性大等原因,治理工作的难度比较大。

吴平告诉记者,商家雇人发放传单,即使抓到也只能是把传单没收,没有理由再对他们进行处罚。严格来说,最好是能够找到印制和发放传单的单位、商家,从根源上进行治理。然而,很多时候,寻找“根源”是比较困难的。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李铸红告诉记者,他们所管辖的范围是以期刊、报纸形式出现,无书号、刊号、审批的非法出版物。“最主要的就是一些民营医院的医疗广告,装订成册类似杂志。我们一方面是通过街头巡查,对其现场收缴、取证,然后追查源头予以行政处罚。但是这项工作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难度。”李铸红说。

市工商局商广科负责人则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商局实行的是事后监管,对这些广告宣传单,只有在他们的行为超出了广告批文范围,比如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或者扰乱社会秩序等时,他们才能加以处理,否则很难找到执法依据。

上海重罚散发小广告组织者

据报道,上海不仅会对当街散发小广告者予以处罚,也会对其幕后组织者进行惩处,且最高将罚款10万元。考虑到由于举办重大活动等因素,存在散发相关公益性宣传品的可能性,因此,将禁止乱散发的对象限定为经营性宣传品。

国内一些城市实行了散发归口管理,即由一个管理部门对街道散发广告单的行为进行规范,如果一个商家需要散发广告单,必须进行申请,定点在某地域散发,并由广告商家派专人对散发区域的清洁卫生负责。同时,一些城市还要求商家印制广告单时,必须在显著的位置印上醒目的回收标志,提醒市民不要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