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剑

随着年底的日益临近,银行揽储大战也朝着纵深推进。一家城商行昨日开售的一款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7%,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竞争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而四大国有银行产品也相继破“6”。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搭顺风车,推出所谓的超高收益理财产品,最高的一款号称预期年化收益率达16%。对此,理财专家提醒,理财产品不等于存款,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有很多噱头,投资者要根据自身风险、期限及收益率要求谨慎挑选。

据统计,建行昨日在售有4款预期年收益率超6%的产品,最高6.15%,起点10万元~50万元之间,最长期限1年;农行两款6%产品仅针对贵宾客户,期限也较短,分别是53天和73天;工行和中行也各有6%产品,期限分别是35天和311天。而温州银行杭州分行昨日开售的一款150天期限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门槛15万元起,预期年收益率已达7%。目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收益超过6.5%以上已经比比皆是,最高的达到6.8%。

相关数据显示,进入12月,各银行已发行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1516只,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5.46%,其中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或超过6%的理财产品多达273只。不少互联网企业也没错过这场理财盛宴,推出所谓的超高收益理财产品。近日携程网就发行了号称最高预期年收益率达16%的“携程宝”。(作者系建行理财师,具有九年理财业务经验,擅长投资组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