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玉兔”“嫦娥”出发。中国再次牵引世界的目光。世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太空梦”,这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1969年,即将登月的美国宇航员“被告知”:在月球要留意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
今天,即将登上月球的中国“玉兔”再次受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祥瑞的“玉兔”是温和、善意的化身。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各国舆论的基调同这一文化底蕴是吻合的。
有人赞叹中国发展速度。英国《自然》杂志官网载文指出,中国太空计划实施得有条不紊、近乎完美。有人期盼人类文明新成果。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一位专家感叹,中国对月球的新探索是丰富人类知识的贡献。有人借此事进行反思。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中国探月计划十分有效,而一些国家太空计划因缺少资金支持飘忽不定。更有人看到扩大合作的机遇,欧洲航天局载人飞行部负责人表示,欧洲希望加强同中国合作,欧洲航天员培训中心的3名工作人员正在苦学中文。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太空梦”多姿多彩。世界的惊愕和慨叹渐渐淡去,一个个重大突破似乎都在预料之中。
这种“平和”的背后是什么?
“世界已经不得不与强大的中国相处了2000年之久,现在还得再次习惯这一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许多人日渐明晰的心态。
展示综合国力的航天工程高度敏感,猜疑乃至不安也很难一时间销声匿迹。不过,“中国在太空摆开战阵”的炒作毕竟不再是主调。
来之不易的变化耐人寻味。
中国愿意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机会,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不只是政策宣示,更是实实在在的分享与合作。越来越多人开始明白,中国“太空梦”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在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中,“天宫一号”被当作返回地球的唯一希望。支撑这一幕场景的,显然不只是赢得中国观众欢心的营销谋略。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嫦娥”“玉兔”引来的国际舆论,不由得让我们再一次想到这句老话。中国和世界携手并进的诚意终将会被理解,对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
中华民族向来有志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向来有志于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13亿多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