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会书法,能剪纸,通篆刻,晓刺绣,作品获过大奖,在人民大会堂与众多领导人和艺术家合过影,被尊称为“信阳市民间艺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华爱国书画艺术家”,这一切技能和荣耀并没有带给李友芳财富。艺术在她心里不是谋生的方式,而是使命。因此,当她为艺术而穷困潦倒时,仍然为艺术痴迷不悔。

本报记者 张方志 张继疆

11月18日上午,一位着装简朴,双鬓微白,操着一口浓重固始口音的妇女来到本报记者部。来者自称叫李友芳,固始县人。李友芳前来的目的是寻求帮助,希望本报记者能帮她一个忙——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因为她会书法、剪纸、刺绣、篆刻,并小有成就。

据李友芳介绍,她生于1964年,家庭是教育世家,其高祖是元代探花;曾祖父是清代八贡,在学院讲学,研究“文字学”、天文地理等;曾祖母是清代才女,能书会画,通晓剪纸、刺绣等技艺;祖父民国举人,在私塾讲学;祖母也颇具才气,能诗著书。在如此家境下,李友芳幼承家教,5岁从祖母、母亲、姑、姐学习剪纸、刺绣等技艺;7岁从祖父、祖母习字、绘画、雕刻等,10岁时的李友芳已经掌握了剪纸、雕刻、绣花、书法等技艺,堪称才女,至20岁时就通过培训班,传艺600多人。

在李友芳的资料中,记者看到她是中国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津篆刻艺术印社社员、中国民家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会员、河南省民协会员、河南省女子书画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工艺布艺刺绣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信阳市民间艺术大师。李友芳说这一切都是事实,她有证书,就在她现在租住的房子里。

李友芳说她曾经是一位教师,但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为了艺术,她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淡泊名利,避谈男女之情,时至今日仍然单身。这也导致了她的生活非常窘迫,没有家,没有收入来源。

11月19日下午,记者跟随李友芳来到她现在暂居的固始县沙河铺乡。虽然此前李友芳向记者介绍过她的穷苦,可是当记者来到她租住的房屋时,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

李友芳租住的房屋是两间破旧的砖瓦房,门前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走进屋内,记者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屋里堆满了破烂杂物,一张张泛黄的宣纸随意摆放在屋里,一捆捆卷轴埋没在杂物中间。没有灶台,但锅碗瓢盆摆了一地,几个老南瓜堆在屋角。李友芳说,这些老南瓜就是她的粮食,因为没有收入,她买不起大米白面,平日里只能把南瓜煮了当饭吃。

里间是李友芳的卧室和书房,其实称其为卧室和书房是过分的,因为这间屋和外间一样堆满了杂物,只不过在杂物中摆放了一张方桌和一张单薄低矮的竹片床。在满屋子里,记者没有找到照明的电灯,只在桌子上找到了两根蜡烛,连烛台都没有,一根蜡烛就插在烧过的煤球孔里。“没钱,房东把电掐了,没有电。”李友芳告诉记者。一句“我没看过电视”从李友芳嘴里说了出来,记者顿时一阵鼻酸。

记者想帮助李友芳打扫一下屋子,却被她推出了门外。在外人看来,这屋里表面上都是垃圾,可是在李友芳心里,这一屋子都是宝贝。也正是从这一个细节中,记者明白了有那么多技能,顶着那么多荣耀的李友芳为什么会如此潦倒了。在李友芳心里,艺术不是拿来变现换钱的商品,而是一种崇高的东西,需要穷尽一生的精力和精神去追求,去尊崇,去享受,去升华。

思考间,李友芳在一堆堆杂物中翻出了几件书法和剪纸作品。书法作品中,有狂草,有小楷。最令李友芳骄傲,也最吸引记者眼球的书法作品是一幅毛笔小楷《前后出师表》。李友芳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是200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书画联展暨香港回归10周年中华书画作品大赛上,她用左右两只手同时握笔书写的。后来,这幅作品荣获一等奖。

接着,李友芳又找出了一箱子手工制作的小孩子的绣花猫头鞋、女子结婚时穿的绣花鞋、鸳鸯小帽等物件。李友芳说,这些东西都是她自己做的,令在场围观的几位妇女惊叹不已。在众人的赞声中,李友芳又找出了几本荣誉证书。她曾经说的“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信阳市民间艺术大师”赫然在列,那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书画联展暨香港回归10周年中华书画作品大赛获奖证书”也在其中,上面一个个鲜红的印章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李友芳当时的辉煌和荣耀。

李友芳翻出这些泛黄的作品和证书,目的不在炫耀,而是证明自己有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能力和实力。

希望李友芳的愿望能早日实现!

记者感言

投身艺术也要投身生活

也许是对于艺术的执着,让李友芳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已经降到了最低,尽管对她的境况报以同情,但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对艺术的执着,不应该成为穷困潦倒的理由和借口。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生存、懂得生活,然后才能谈到其他。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衷心希望李友芳能在一个平稳生活的基础上,艺术创作再迈向一个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