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程 云

郭 靖 张方志

它腰系一条淮河,脚踏周代蒋国故城,手捧灿烂悠久的楚文化,昔日盛极的辉煌虽已不再,但眉眼间依然器宇非凡。它就是淮滨,古称乌龙集。同这座古城同呼吸共命运的是它的造船业,从当初樯橹林立、商贾云集的“淮上明珠”,到曾经的沉寂舒缓,再到如今的“十里岸畔十里船”,历经风雨沧桑的淮滨造船业完成了从传统生产模式走向现代化造船的历史嬗变。

淮滨县位于淮河中上游,淮滨港是河南省最大的航运港口,造船业是该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的装备制造业。刳木为舟,剡木成楫。从小木船到风帆自行船,再到水泥船,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产的钢质货船,作为淮滨县的传统行业,“淮滨制造”远销淮河、珠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在长江行走的货船四成产自淮滨。主产中小型船舶,其船只因轻巧灵活、经济耐用而取胜。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向前进。改革与创新给淮滨造船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淮滨县打破行业限制,启动社会资本、鼓励科技创新、扶持骨干企业发展,造船产业规模快速膨胀,产业优势更趋明显。与此同时,该县提出了“产业化发展、集团化运营、园区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战略,成立造船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和管委会,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了十里造船带,步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新型工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淮滨县城以南长达10里的淮河沿岸,密布着5家年产值2000万元规模以上的船舶生产企业,船用配套产品生产企业30多家,年生产500吨至5000吨位钢质系列货船500艘,船用配套产品750万套件。此外,江淮船业集团公司与江苏省船舶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淮河牌1000吨至4000吨位钢质散装货船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认证为内河航运标准化船型;万隆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吨级船舶组件出口苏丹,2008年生产的5万吨级石油专用船舶远销俄罗斯,实现了淮滨人立足淮河、走出长江、走向世界的梦想。

淮滨县造船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键告诉记者:“淮滨造船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是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精良的造船技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共同推动,目前在国内造船行业排名前20名左右。造船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淮滨造福一方的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达2个百分点。园区内直接从事船舶生产的工人近6000人,普通工人月工资2000多元,技术人员4000多元。同时,造船业还带动了航运、机械制造、电力、轻工、物流、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劳动就业岗位4万个以上,特别是为沿淮滩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行走是一种生命的常态,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充满前景和希望的产业,淮滨造船业永远不会停下它前进的脚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世界贸易快速发展,国内物流空前活跃,航运市场持续繁荣,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淮滨“公路、铁路、水运一体化”物流港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为它营造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记者感言

改革,扬起奋进的风帆

□本报记者 程 云

要么维持现状,裹足不前,继续沉寂;要么改革创新,扬帆起航,走向辉煌。勤劳朴实的淮滨人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改革创新之路从来都是困难重重的,从水泥船向钢质散装货船的进化,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化造船的转变,从国营造船厂到船民公社合作化、集体化发展道路,从散户经营到产业集群,这一路他们走得相当不容易。然而,这条荆棘丛生的改革之路终于通向了一个光明的出口:复兴!这一切的背后清晰地映照着人类最伟大的航标与指向:生无所息,知难而进。

改革,给淮滨造船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让淮滨人越来越成熟,脚步越来越稳健。再也不去眼羡历史长河里曾经的辉煌,安然构筑航向未来的沿淮独特风景线,看着一条条大船下河,一艘艘巨轮入江,成竹在胸,蔼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