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他是湖南省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是张晓勇。”近日,清华高材生张晓勇甘当保安,因为梦想受挫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新闻引起人们的热议。(11月17日《楚天金报》)

和十多年前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引起热议一样,人们关注的不是当事人选择这一职业背后的无奈,更多的是以清华北大的帽子来衡量当事人行为的值与不值。用张晓勇自己的话来说,他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他选择了安于现状。在多数人看来,这一说法或许只是他的托词,但笔者以为,选择拥有怎样的未来是个人的事,只要他觉得幸福、踏实就够了,这与其是否出身名校并无多大关系。

公众的看法不难理解,花大力气培养出的一个高材生,到头来却从事一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这多少有点大材小用乃至资源浪费。从这一角度来看,作为清华的毕业生似乎都应该去为梦想拼搏。但这仅仅是局外人的一种美好愿望。或许大部分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可以依靠名校光辉去实现宏伟的人生理想,但也有人会因现实而受挫,张晓勇便是在人生梦想受阻,才无奈选择改变人生轨迹的。名校的光辉给予他的只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而并非完全的保障。

在为梦想拼搏和安于现状之间,传统教育所教我们的是勇敢为梦想拼搏。然而,毕竟人们的兴趣并不一致,拼搏的人有之,渴望安于现状的人亦有之,但后者注定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兴趣和幸福是关乎人内心的东西,传统教育观念教给我们的只是追逐兴趣和幸福,如果当前的生活已经让人感受到兴趣和幸福了,人们便不该拿着传统来予以评判。毕竟,真实的生活只属于当事者,人们选择安于现状,这不只是一种颓废和消极,也应该是一种坦然和平静。

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悟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一旦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不管目前的处境怎样,又不论是否出身名校,公众应以一种平静、宽容的态度坦然视之。对公众而言,这似乎显得不值,但对当事人而言,这可能就是一种幸福。(王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