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宪科 吴 楠

记者与魏开慧相见就是在他的“星霓堂”,所谓的“星霓堂”其实就是他的书房,也是他家房子的三楼,整个楼层的房间里挂的全都是他的作品,墙上挂满了,就摊在地上,一张又一张,摞了厚厚一层。在平日挥毫的案几旁,简单摆放了几把椅子,招呼记者坐下,砌一壶清香的毛尖,魏开慧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与书法的不解情缘。

墨海风帆起于幼时耳濡目染

1956年11月,魏开慧出生于湖北武汉。他与书法的缘分始于幼年,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跟随祖父一起练习书法。祖父十分钟爱习书作画,每天总会写上几笔,长期的耳濡目染,他也开始倾心于书法,每天跟着祖父一起临帖写字。

自打跟书法打交道的那一日起,他便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为了练习腕力,他曾吊臂、悬肘,甚至效仿古人,在胳膊上放一小碗水,凝神静气来练习写字,每当出行或者闲暇之时,他则以小铁棒代笔握在手中来练习指力。

为了练好字,他广泛地搜购历代书法名帖,从朋友借来的一本柳公权的楷书字帖,他便双钩临摹将之变成字帖,日日对临;一套兰亭序324字,每天从早晨到子夜,临写十余遍才就寝。

有些时候,为了得到一本心仪的字帖,魏开慧也做了不少“有趣”的事儿。当年为得到一本沈尹默的《书法论丛》,他从图书馆借出后,谎称书本“丢失”,后以五倍的价格换取。有了这些字帖、理论书籍后,他更是夜以继日,挥毫不辍。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开阔眼界,他曾在1981年四五月份,北上游历郑、汴、宛、洛、西安等地,每到一处,便认真参观博物馆,名家书画展览,还有石窟碑林等古代遗址,这种体验式的见闻对他日后的书法创作影响很大。

名师指点跳出窠臼创风格

魏开慧说,他的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与名师指点是离不开的。为了练习好书法,他把工作之余的主要精力全放在了书法上。他曾相继拜了信阳师范学院董云霞和中原书画名家谢瑞阶为师学习书法,在恩师的细心指导和点拨之下,悟性很高的魏开慧茅塞顿开,由于他的勤奋与刻苦、才情与执着,很快就领悟到了临帖及创作的独特技巧,为今后的独具一格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谢老对我更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无论是从用笔到结构、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艺术专业到人生修养,谢老给我的教诲都让我受益终身。”提起恩师,魏开慧至今仍感激不已。

纵观魏开慧的书法作品,均是追求用笔的钩衄顿侧、俯仰翻折,结构的中空四展、横减竖并,在章法上,规矩整严、行疏间密,而用墨则是浓淡枯涩、随机变化,在意韵上彰显的则是中和大度、古雅简远。

书法已经陪伴57岁的魏开慧大半辈子,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闲暇时,他便静静地在自己的星霓堂挥毫泼墨,兴致来了,甚至会赋诗几首,然后再用自己喜欢的书体写出来,十分怡然自得。

绿衣捧砚催题卷 红袖添香伴读书

在与魏开慧的交谈中,他的爱人余启荣始终伴随其侧,不时添茶加水,萦绕在两人之间浓浓的情意和默契让人心生感动。

..“我的书法创作能坚持到现在,大部分功劳都是她的!”魏开慧说,他至今仍忘不了29年前,妻子拿出500元钱的嫁妆给他买宣纸时的大度与宽容。

1984年,500元钱,对于这个新婚不久,每月工资加起来只有60元钱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妻子余启荣的义无反顾确实令人折服。长年奋斗在教学工作一线的余启荣是我市一名优秀的教师,知书达理的她是魏开慧在生活中和精神上的双重伴侣,对他的书法爱好更是给予无限的支持。

魏开慧的老家在湖北,只身一人来到信阳,刚结婚没有新房,两人只能寄居在岳父家中。为了养家,工作之余,他常靠给人写对联、写牌匾挣钱。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要光着脚站在地上写字,为了能及早完成任务,余启荣也总会默默陪伴在侧,研磨、摊纸,从来不叫一句苦,真可谓是“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采访完,魏开慧一再强调报道要真实低调,谦虚的态度让人佩服。记者了解到,虽然魏开慧在书法上已有所成就,但临习古代经典书法范本,仍是他每天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习书多达几个小时。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沉醉,其实早已远离了熙来攘往的红尘名利,而是在一种丰富的简洁与深刻的平淡里,尽可能自由地修养心性,享受智慧,享受生命的本真与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