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高晶晶

邹 乐 程 成 张继疆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砖黄色,有些像层层铁片垒起来,有些带着突出的触角,可这些既不是建筑模型,也不是飞船模型。在信阳,想一下看到这么多变压器上应用的互感器模型,只有在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里。

“互感器是变压器不可或缺的一个小开关,通过互感器把高压电转成低压电后形成标准计量信号,从而为变压器提供电量计算。没有互感器,用户用电量就缺少计量。”信电电器技术部的工程师郑永刚介绍。

以生产互感器为主的河南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9年,发展到现在已历经24载风雨,是国家机械、电力行业定点生产企业,是经全国最早研发互感器的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注册的互感器生产企业,是国家经贸委审定的《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需主要设备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录中推荐企业。

1987年,现任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胜伦,辞去高薪岗位,创办了自己的电器设备厂。当时,9间平房、几万元的启动资金成为他事业的起点。成立之初,企业生产各类电力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产品。1998年,他敏锐地把投入放到了互感器的生产,并经过近10年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终于使自己的企业跻身竞争激烈的互感器销售市场。也正是凭着他的团队研发的有20多项国家专利的互感器,让他的公司成为拥有占地3万平方米,8幢单体大车间,配备员工宿舍、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的,河南省最大的互感器生产厂家。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不同工种的工人穿着蓝色工装熟练地操作,成堆待发的货已包装完毕。据该公司技术部技术员讲解,互感器的生产要反复进行试验计量、检验,从一开始的原材料,经过绕线、试验、包胶、测试,最后成品检验,只有合格品才能出厂。

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宏说:“我们是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除去人力因素,能发展起来一方面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依赖和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

老家在济源的郑永刚说:“我们厂生产的互感器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0%,现在全省的互感器生产都集中到信阳了。以前济源有很多生产厂家,后来信阳发展得越来越好,工厂数量增多和产量上升,(互感器)生产重心也就逐渐从济源转移到信阳。”

统计显示,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年产值在2亿元左右,仅生产互感器这一项的产值,一年就有8000多万元。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订单应接不暇。

企业的发展,王胜伦功不可没。采访中,王胜伦的一个朋友说:“王总是干实事的人,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夜里两三点到车间查看生产进度是常事。他是个实业家,作为信阳温州商会的会长,他在经商上很用心,在企业做大这件事上,他有很远大的追求。”

在王胜伦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鼓舞着王胜伦不断带领企业前进。企业有了王胜伦这样的领导者,我们相信企业终会扎根在信阳这块土地上,越变越强、越来越兴旺。

记者感言

创新与担当

□本报记者 高晶晶

从一个背井离乡的温州商人,到赫赫有名的商会会长;从只有几间厂房的小作坊,到拥有面积3万平方米的大公司,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壮大。这其中,企业产品的创新,为发展找到了道路,经营者王胜伦的担当,为企业开创了未来。

敢于创新才能领先市场潮流。信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初创时,市场发展一般,转折点就在于找到了生产互感器的方向。互感器是市场的新需求,继续生产互感器注重的则是新产品的研发与系列产品的问世。王胜伦如何在信阳11家生产互感器的厂家中独占鳌头?靠的是持续创新。企业要想稳市场、不亏损、增效益,技术、设备、研发就不能比别人差,甚至要比别人强,这都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壮大的有力保障。

勇于担当是企业经营者的品质。试问一个如王胜伦一样坚持将一个企业经营20年的人,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企业有了这样的经营者,又怎能发展不起来?企业经营者的担当,既要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又要有敢为人先的市场眼光,这样才能成就企业发展的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