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7月1日基金正式开征至今,已一年有余。2013年10月22日,财政部正式下拨了首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共计6.3亿元。从基金征收到补贴发放,制度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至此已经完全落地,这意味着基金政策已经由书面的理论设计成为现实中良性运转的长效制度。

首批补贴已下拨

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分会秘书长唐爱军介绍,首批6.3亿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补贴,将陆续发放给第一批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并已实施拆解的39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这39家处理企业将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获得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电视机85元/台、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空调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

首批6.3亿元补贴,主要针对2012年第三、四季度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处理企业上报并经审核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量。唐爱军表示,2012年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处理企业共申请补贴资金7.5亿元,经省级环保部门审核并经环境保护部复核,未发现骗补行为,但是对不规范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未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其规范拆解的处理企业,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补贴审核指南》《关于组织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对相应数量的补贴予以扣除。结果显示,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只有760余万台符合环境保护部的处理标准,企业实际收到6.3亿元补贴。

制度运行良好

根据相关省(区、市)提出的申请,财政部与环境保护部在专家现场核查的基础上,分别于2012年7月和2013年2月,分两批公布了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处理企业名单,共计64家企业。据了解,截至2013年8月,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64家处理企业向省级环保部门报送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量达到3600余万台,实际拆解处理数量共计3300余万台。不难看出,基金政策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中国已经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每年的理论报废量超过5000万台,报废量年均增长20%。到“十二五”末期,家电的年报废量将达到1.6亿台。《关于加强电子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年规范化回收处理量将超过5000万台,形成一批电子废物规范化处理企业,彻底扭转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区域长期污染的局面。

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规划,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建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115家,已建成并获得基金补贴资格的企业有64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体系已初步形成。据《电器》记者了解,第三批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处理企业名单目前已经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共有41家处理企业提出申请。

另外,第二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的制订工作目前已经启动,主要研究哪些种类的电器电子产品可以被纳入基金补贴范围的增补目录。据了解,复印机、打印机、手机、小家电等保有量和报废量大的产品有望入围。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