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医改的文章。

文章回溯了过去几年,国家在医疗改革上作出的努力。基本医保全覆盖、重大疾病有保障、基本药物零差率、基层看病方便了、县级医院更强了……这些从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4亿,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等具体数字里得出的结论,体现了医改取得的成绩。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的调查数据,也与前述成绩相呼应。站在历史纬度和国家宏观层面看,确实有这样的进步。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调查数据提出了质疑。在他们看来,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这主要是针对医改有两种不同视角。一个是调查统计,这本身受限于一定角度和调查的范围,一个是个体感受,很多民众从自身实际出发,很容易得出与调查数据不一样的结论。但这一定是冲突矛盾的吗?未尽然。

提起医院,有的人会想到一大早抢门诊号、熙熙攘攘排队候诊的情景;有的人会困惑于医疗服务信息的不对等,在信任医生的职业伦理照单开药,与拒绝不必要的高额药费单间犹豫不决;有的人对医护人员冷漠的表情、生硬的态度感到寒心甚至愤怒;有的人不满于医疗纠纷中院方的强势地位;有的人联系到新闻事件里的具体情形,对拒绝收治病人等与医疗公共属性不符的现状深表担忧。

除去享受完善医疗福利的那类人群,看病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件麻烦事。能不能碰到“好医生”得要碰运气,不对医疗总体品质抱持太大信心,是一个普遍而基本的判断。如果将这些个人感受放到更大的层面上,就不难解释医患冲突为何这么引人关注。

在宏观的历史演进上,我们要承认已有的进步,如果没有进步,这就显示出我们在重大改革事项存在巨大问题,如果有进步,却视其如无物,也不是改革应有的心态。片面地高唱赞歌,与普遍的社会表情不符,人们就会发声,只讲问题,这与国家的整体致力的改革方向不符,这两种路向都不是客观理性的。厚此薄彼,相互取代地片面理解,一边倒的叫好、唱衰,都有违事实。

作为一项基础性改革,医改既是中国过去改革的重要组成,也必定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要方面。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改革“接力”,一度被认定为“基本上不成功”的改革,一方面表明医改难度之大、涉及问题之深,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推进改革需要有更清晰的思路,更客观的认识,要克服更多的障碍。在这个意义上,亟须在共同的目标下走出对立,看到成绩,才能看清脚下的路,厘清问题,才能明了未来的方向,才能把改革真正往前推进。

(付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