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峰

我是1980年从事业余新闻写作的,屈指数来已经有33年了。33年来,我采写新闻稿件2360余条,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党的生活》《信阳日报》等报刊和县以上网站刊用1650余篇。在部队服役期间,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1983—1984年连续两年被部队党委记个人三等功两次。1985年秋因部队大量裁员退伍返回了家乡,回家乡后,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连年被光山县委政府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回顾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的经历,回首我的“记者”生涯,我感慨万千……

我采写的第一篇稿子是在1980年10月,我记得十分清楚,我们连队是高炮兵种,每年的秋季都得外出打靶演习。我是指挥连的通信兵,在训练中必须带军事地图,我发现个别战友对旧破地图随地乱扔。当时我想:军事地图是需要绝对保密的,不能随地扔掉。于是,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军事地图应妥善保管》的稿子,不到5天时间就被成都军区《战旗报》社刊用了。稿子经过编辑斧正后的铅字只有180个。当连队通信员说我的文章见报了,我急忙地在他的手中接过报纸,看后此刻的心情就像从小过年穿上娘给我做的千层底新布鞋一样,高兴得真是无法形容。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习作见报啊!

1985年10月退伍返乡后,正值村里进行党支部换届,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我一边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一边采写新闻稿件。1985年11月至1986年9月,就采写新闻稿件50余篇,被省市县采用23篇,其中题为《父拜子》的新闻故事在《河南农村报》第一版醒目位置上刊发。当时正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我们村有一个年轻人,在某农业报刊上看到种藕的效益好,就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搞起了莲藕种植试验。因我们老家当时大家都是种水稻,还没人种过莲藕。所以他的父亲非常生气,对儿子说:“你要是搞成了,我就拜你为师。”这话既是骂儿子不务正业,又是和儿子赌气。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照着技术资料操作,还真把莲藕种出来了,喜获丰收,效益远高过种水稻。在前来取经亲戚和乡邻的哗闹下,父亲放下面子,还真就拜了儿子为师,学习莲藕种植技术。

根据地方对服役期间立功的规定,1986年9月我被正式安排到光山县砖桥镇某一小学任教,后调入白雀园镇一中学任教。1993年9月,白雀园镇组建电视台,我被镇里抽调到台里做新闻摄像、采编工作,此项工作一干就是10年。10年来,我在搞好摄像和采编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全镇范围内的新闻报道工作,每年见报都在50篇以上,白雀园镇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乡镇,个人也被评为先进个人。

现在,一定有不少人都认为我是一位身体健壮、血气方刚的男子汉,而知根知底的人才知道我是50开外的一个食道癌患者。但重症没有压垮我的意志,没有压垮我的精神,没有压垮我的追求。2011年11月做了手术出院后,又干起了老本行——教书、写稿。不少人劝我:你就不要再操心啦,要静心地休养,争取早日康复。而我认为,我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活动活动身体、动动脑子,要比整天待在家中,想入非非要好得多。

患病后的两年中我更加热衷于新闻写作,仅2012年就在省市县的报刊和网站上发表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90余篇。其中,我采写的《把校园书香带进学生家庭》一稿刊登在2012年7月23日《教育时报》上,获得该报“新闻大赛” 奖,同时个人获“优秀通讯员” 称号,是全市唯一的本大赛的获奖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年可望见报突破120余篇。

大作家路遥在创作时,喜欢把自己关在堆满旧报纸的屋子里,所以在他的小说《人生》里,很多情节就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真实事迹的加工创作,这样的作品真可谓是贴近生活。我觉得,写新闻稿,真实地记录我们的生活,把这些记录连起来看,就是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一点一滴地变化。把这个时间再拉长些看,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正从一个贫穷的国家逐渐变得富有而强大。对我个人而言,活一天,就要写一天,这是我的性格,更是我执着的追求。因为,我热爱记录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更热爱我们逐渐强盛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