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9日正式召开,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次“关键性会议”,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在中国改革挺进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当下,此次会议被寄予厚望。

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对三中全会拆解改革“硬骨头”有信心。这些“硬骨头”,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垄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六大方面。而转变政府职能,无疑是其中最硬的一块“硬骨头”,因为它要破除既得利益,要实现“自我革命”。事实上,公众之所以对转变政府职能如此关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反腐败关系密切。

有研究指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腐败现象滋生的结构性原因,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同时,反腐败又能促进政府职能的顺利转变。说白了,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规范权力之手,减少寻租的空间;反过来,如果在反腐败上不能有所作为,政府职能转变又不可能真正实现。所以,自十八大以来,高调反腐动作频频,备受国人瞩目。

十八大后,铁拳反腐风暴呈现高压态势。李春城、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永春、蒋洁敏、季建业等一大批省部级高官先后落马。

最高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要案1761人,涉及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达129人。人们看到,中纪委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官方网站开通了网络举报,派驻全国的巡视组则既打苍蝇更打老虎。那么接下来,公众最为期待的,当然是反腐能够从制度上走向深入。

也许,有很多官员还心存侥幸:当下的反腐只是一场“运动”,而且“运动”很快就会过去。——要断掉他们这样的腐败“念想”,就必须在反腐制度上发力,而不只是抓一批贪官“以儆效尤”。

比如老生常谈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事实一再证明,无需公开财产的制度缺漏,保护的不是坦坦荡荡的官员财富隐私,而更多都是见不得阳光甚至于“见光就死”的腐败丑闻。官员财产公示不仅是反腐败工作急需弥补的制度缺漏,也是保护官员免受诱惑和拯救官员合法财产的需要。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迟迟不能推动落实,最大阻力就在于官员群体自身,所以改革需要决心和魄力——而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只有三中全会这种“关键性会议”最为值得期待。

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坚持法治反腐、制度反腐;公众期待三中全会能够在此领域开启一个崭新的篇章。加强反腐败的国家立法,保证反腐败的稳定性、持续性,不给官员留下只是“反腐运动”的预期,既最大力度惩罚腐败,更从根本上预防腐败——这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盛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