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恩烽 李小然 张诗绮 马依钒

金黄的稻谷进入流水线,不一会儿,雪白的大米便映入我们的眼帘。从去杂到碾米、抛光、去色直到最后完成包装,十几个工序只需要1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全自动化的生产流程,无需人工,操作人员只要按下按钮,便可以坐收劳动的果实。这里是山信粮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厂的精米加工车间。

山信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加工、仓储、销售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下设三个精制大米加工公司、一个油脂加工公司、两个粮油储备库,并在豫鄂皖三省设有多家联营大米OEM加工厂。

山信粮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厂厂长李志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大米加工能做到自动化程度如此高、规模如此大的,在整个河南省独此一家。在李志根的引领下,记者来到总控室,只见一个庞大的精密机器矗立在房间里。而李志根在机器对面的桌前坐下时说:“在这里,通过小小的鼠标,只需轻轻一点,开机、停机,加量、减量,便尽数掌握手中。”拿出一本记有订单的厚厚册子,李志根说道:“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这个机器控制生产量,绝不会盲目生产。”采访过程中,电脑色选机让记者更觉神奇:通过电脑色选机进行电脑识别后,不纯净的、杂色的米都将被筛选出来。加工车间两条生产线日生产量可达1000吨,而所需要的工人仅有10人左右。李志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这样自动化的设备,像过去全凭人力的话,100多人都难以完成日产1000吨大米的工作量。眼前没有喊着劳动号子、挥汗如雨的碾谷场面,只有几位操作机器、巡线的工人,不禁让人感叹农业现代化的力量。

成绩面前不却步。今年山信粮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豫南稻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米加工生产技术在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正是凭着这份执着,有了一份钻劲儿,如今山信粮业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还在不断研发更多品种。在公司的研发部,研发员们正在着手推广新出品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的黑米、红米。研发部助理工程师孙威峰告诉记者:“近日研发部忙得很哩!有几十种稻谷需要根据不同的米质等标准归类。”

如今,山信粮业有限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碾米包装一体化流程生产线,配置了“佐竹”、“科虹”、“安科”等技术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大米抛光设备、自动化计量包装设备和智能光电色选机,辅以先进的出厂检验设备,完美地保障了产品质量和成品合格率。也正因此,山信粮业有限公司成为河南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而这样一个漂亮的转身,并非瞬间之事。就在20多年前,山信粮业有限公司还不过是一个小规模的大米加工厂。今天,公司能够在全国同行业内跻身50强,原因何在?商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汪鹤清的话也许就是答案:山信的老总,心无旁骛地埋头经营这个公司,执着于这一行业,不朝三暮四。他就是一门心思地要将企业做好,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要让“信阳米,今非昔比”!

是啊,我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有山信粮业有限公司这样从“传统”农业向新型现代化农业挺进成功的企业,来引领我市农业的华丽转身是喜人之事,令人无比欣慰。

掬一捧晶莹剔透的大米,当质地油润、大小均匀的米粒从手指间穿过,让人不禁油然产生一种幸福感。而看着山信粮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山般的稳重与坚定,不断创造佳绩,雄心勃勃地准备进一步组建山信集团,并为在不久的将来成功上市做努力时,更让人倍感鼓舞。

记者感言

“转”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记者 李小然

从当年作坊式的大米加工厂,到如今全自动化的粮油加工企业,山信粮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进程中,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在凤凰涅槃中,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这一转,让山信成为河南省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跻身全国50强;这一转,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领众多农户走向小康的金光大道;这一转,通过龙头引领,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山信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只要改革创新,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