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甘肃一些农村按姑娘的学历来作为索要彩礼的标准。通常的“价格”是:本科10万元,大专8万元,中专6万元。父母之所以会这样算彩礼,是因为他们供女儿上学借债付出了这么多学费。一路飙升的巨额彩礼,如同一道无情的屏障,让个别地区步入婚恋年龄的农村小伙望婚兴叹;在“高价”彩礼的困扰下,有情人成不了眷属,无情人却被阴差阳错地“绑”在了一起。
高价彩礼贬低女性价值
叶传龙(职员):明码标价,公开向男方索要彩礼,表面上看是让女儿“物有所值”,让自己“劳有所得”,实际上却是对女儿人格的一种侮辱,如同“卖女儿”,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和贬损。如今,男女自愿结婚,主体平等,不存在主次之分,也并非买卖关系。多年培养女儿的付出,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与女儿的亲情,又怎能用8万、10万的“学历彩礼”来买断?
其实,只要丈母娘不是狮子大张口,而女方家生活又确有困难,婆家及准女婿可以主动给予帮助,这也是对女方家人的尊重和情感补偿。而公开按学历索要彩礼,则违反了《婚姻法》,如果因为彩礼不到位而阻止女儿结婚干涉女儿的婚姻,则要受到法律处罚。
“学历彩礼”未必一无是处
范子军(职员):“学历彩礼”的出现,无疑也让我们看到了婚嫁观念上的微妙变化,那就是人们开始从单纯看重金钱财富转而重视知识财富的“身价”,包含了对教育投资的认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期许。
用通俗、朴素的眼光来打量,经济相对落后的内地、边远地区,不但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以此为脱贫致富注入知识活力,当地民众也越来越看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尤其是在子女教育重男轻女仍有一定市场的现实环境中,更多家长不再轻视女孩的教育,本身就不啻是一种进步。
笔者无意主张儿女婚事索要“学历彩礼”,更旗帜鲜明地反对“漫天要价”,但乐见“学历彩礼”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而且在彩礼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这何尝不是更有价值、更有潜力的一种“感情投资”?
看点在于就业情况严峻
李清(媒体人):与其感慨和抨击农村的彩礼现象,还不如思考,为何几万十来万的彩礼会成为巨大负担,以及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以姑娘学历作为索要彩礼标准,从表面上看是家长思想落后,孩子都受了中高等教育,也没能让他们的思想更新,而实际上,女儿读了大学家长也要彩礼,更可能是他们不得不与其他家长一样,要为孩子未来生活和家庭经济考虑。换句话说,他们的女儿虽然读了大学,却可能并未找到满意工作,家长投了资未获得回报,只能让娶女儿的家庭进行补偿。“按女孩学历索彩礼”的真正看点,或许是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严峻和农村家庭的“读书致贫”。
很显然,许多地方彩礼成为婚恋屏障,仅仅谴责“陋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高度关注一些农村的贫困,以及教育、就业等现实问题。按姑娘的学历索要彩礼,本科10万大专8万,看起来一些女孩读了书之后被家长“卖高价”匪夷所思,可事实上,有几个女大学生会嫁给住在山沟里、穷得叮当响的务农小伙?(据《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