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民郑艳良自锯病腿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悉,锯腿事件引来媒体报道后,几个10多年都不曾联系过的朋友坐着高铁专程来看他。从10月9日起,他平均每天接受采访和接电话的时间,差不多10个小时。他怕自己的事降温。降温对他意味着,像他锯掉腿之前,只能躺在床上等死。(10月21日《新京报》)

媒体的集中报道拯救了郑艳良。在媒体关注郑艳良之前,他只能自锯病腿,然后在痛苦中等死。媒体报道之后,由于河北省卫生厅高度重视,医院对其免费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而且,有媒体10月14日披露,郑艳良已经收到爱心捐款21万余元人民币,保定市长也亲自到医院看望并送上慰问金。另外,老朋友也赶来关心他。

媒体报道前后的巨大反差引人深思。媒体仅仅是支撑社会正义和良知的一个方面,在媒体救济之外,还应该有社会保障、官方救济与民间救济等渠道。但在现实中,如果媒体没有通过新闻报道发挥救济作用,其他救济渠道的大门仿佛很难开启。

也就是说,先有媒体救济后有其他救济。这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多“短板”。比如,一些救济渠道和救济对象之间信息不畅,社会保障不健全——大病保险在很多地方缺位,某些地方官方救济缺乏积极性,民间救济——即公益组织救助还很不健全……这才导致像郑艳良这样的大病患者要依赖于媒体报道。

所以,郑艳良很担心有关自己的新闻报道降温,因为降温之后,不仅社会捐款有可能会减少,而且地方政府也有可能由热情变冷漠。这表明我们的社会救助自我循环系统还不健全。

媒体救济的力量是有限的,且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说,媒体对于像郑艳良这样的事例报道多了,各种救济渠道就有可能产生麻木感,反而不利于救济;而且还有可能产生依赖感,不利于社会救济体系自我发育。即媒体救济承受不了整个社会的救济之重。

在笔者看来,各种救济渠道自我发育才是改变整个社会救济落伍的关键。比如,大病保险应早日普及,政府要主动救济而不是被动救济,民间救济渠道应早日发育成熟。尽管通过新闻报道实现救济梦想的人不止郑艳良一个,但是,得不到媒体关注的“郑艳良”更多,因为媒体救济也有局限性。

一言以蔽之,新闻之所以成为郑艳良的“救命稻草”,既是因为“自锯病腿”“开胸验肺”这样的极端例子很少,有新闻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不是每一个救济对象都这么幸运。所以,我们在关注郑艳良事件的同时,还应该关注郑艳良事件背后千千万万个“郑艳良”,应该早日编织一个健全的社会救济网。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