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肖慧君 邱 翠)近年,浉河区大拱桥小学大力推进新课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课改之路,积极构建理想课堂,取得明显成效,多次被评为市区教研工作先进单位。

该校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它处处洋溢着自主、尊重、挑战、和谐的氛围。经过长期的摸索与探索,也总结出适合学生,适合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初读感知、预设问题。自主探究、放手质疑。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延伸创新、深化提高。前两个教学环节出现在第一课时,为预习课;后几个教学环节出现在第二课时,也为展示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突出预习、质疑、交流、合作这几个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举措。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教学时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文章,引导学生去质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知,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以不断获得知识为目的。在小组相互交流、充分自主探究之后,采取汇报成果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的汇报交流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小组成员全部站起来汇报,也可以小组指派代表展示汇报,在一个小组展示汇报时,其他组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质疑,进行补充。汇报的内容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内容编情景剧,可以编诗歌、三字经等,还可以编成歌曲唱出来。总之,要变语文教学为快乐之旅。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快速反应,恰当处理,对学生理解不够深的问题,理解有偏差的问题,整理制订出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做到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情况,为合作学习选择设计任务,突破教学难点做准备。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成为学校新课改实验中亮点之一,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积极推进新课改,构建理想课堂,不仅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也开启了学生泯灭的心智,放飞学生内敛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