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周亚涛 实习生 买祥发)今年“十一”长假,恰逢《旅游法》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文明旅游:“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节日期间,记者走访我市部分热门景区,发现大部分游客都能遵守文明出游的规定,认真排队、不乱扔垃圾,文明旅游成为新风气。
10月4日上午10时,南湾湖景区门口已排起长龙,车辆虽然很多,但是停放有序。从郑州开车来游玩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开车去景区游玩,都是随意停车,也没注意到一些文明规范。这次《旅游法》出台了文明旅游的规定,是比较合理,规范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在南湾湖码头上等待游船的游人排起了百米长队,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游人依然有序地排队。南湾湖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副经理李俊臣告诉记者,由于高速公路免费,很多游人都选择了自驾游。每天到景区的车辆都是从旅游码头排到了景区门口的2路站牌处,针对这么大的车流量,一方面景区加派人员引导车辆停放,另一方面还邀请交警部门协调管理,另外游客们都很配合,做到有序合理停放。在景点设立游客须知牌,并对景区建筑物、珍稀动植物、名贵花草悬挂铭牌,增加了景区内的文化内涵。建立健全了各类资料档案,注重对有关旅游法律、法规、资源保护和景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宣传,告知游客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倡做什么。景区内乱丢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游客的文明素质逐渐提高。
在鸡公山风景区,景区内的活动道具黄包车深受游客青睐,但是一些游客拉车体验时,行驶速度过快,造成车身剧烈抖动,以至于损害车辆。为此景区管理者在车上贴上了“黄包车使用须知”,告知旅客要爱护好车辆,游客看到须知都能遵守规定,做到了文明使用。很多游客在景区游玩时,都自带了垃圾袋,尽量把垃圾带下山,不随手乱扔。同时,很多游客还参加了《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发出的“出游带着垃圾袋!我能做到!”的微倡议,承诺文明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