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张 勇)以前,每到刮风天,我市城市上空随风飘扬的是塑料袋,地上被风裹着的是废纸和垃圾,行人在风中睁不开眼,而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在。

“我市开展创卫工作以来,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和在中心城区的背街小巷修建垃圾池,在主次干道上增设垃圾箱及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等,现在,我市城市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浉河区老城办事处副主任闫国清说。

记者日前在胜利路步行街及中山南路等处看到,早晨上学的很多小学生在路边店买早餐。吃完以后,大部分家长带着孩子将食品包装袋、豆浆杯等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有一次早晨我在市区拉乘客。他上车后手里端着纸盒装的热干面,坐在车内边走边吃。中途他吃完了饭,手里仍端着纸盒。车行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时,他让我先停一下,然后他打开车门下去将纸盒放进垃圾桶里。”出租车司机沈师傅说。

这件小事对沈师傅触动很大。“我们开出租车经常看到乘客在车内往车窗外扔垃圾。而这位乘客却主动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说明现在市民的素质在慢慢提高。”沈师傅说。

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会自觉把垃圾放入垃圾桶里。还有一些市民说是孩子的监督使“不乱扔垃圾”成为一种习惯。“有一次和上小学的女儿一起上街,无意中我随手扔了一个塑料袋。女儿看见了赶紧说,爸爸你乱扔垃圾了。老师说不能乱扔垃圾的,垃圾要放到垃圾桶里。女儿说完忙捡起塑料袋放进垃圾桶里。孩子的善意提示让我很惭愧,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榜样,而我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影响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从那以后,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为。”市民张先生说。

“虽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市民乱扔垃圾,但是相比以前,这种不文明行为却在慢慢减少。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相信随着市民素质的逐渐提高,我们城市的卫生环境会慢慢变好。”闫国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