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兵

9月13日上午,天气阴沉,似乎要下雨的样子。罗山县青山镇天门组刘先义二斗八升的稻田里,一台小型的联合收割机正一圈又一圈收割着。

大约两个钟头过去,刘先义的二斗八升田稻子收割完,联合收割机准备到岔河组陈文安的稻田继续收割。

刘先义的妻子张祖英走到机手旁边,大声问:“王师傅,辛苦了,多少钱?”

王师傅笑着说:“你一共打了33袋谷算800公斤,三角钱一公斤,免费100公斤,给210元可以吗?”

张祖英感激地说:“可以,可以。你辛苦了。”王师傅摆了摆手,将收割机开到陈文安的田里去了。

刘先义对张祖英说:“用机子收割真划算,去年你不在家,我割一天半,请人挑一天工钱100元,脱粒时又花了100元,还不算我请人帮忙。”

“当然划算。天气预报说明后天都有雨,这稻谷又黄了,再说我后天要走。如果不是机子割,我走也走得不放心。”

“是的,这收割机就是好,既省力又省钱,今天塆里几个大户都能收完。”他们说话时,陈文安那个二斗已经收割了一半。她家的田埂上已站着几个等收割机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