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阳消息(记者 马依钒)“小学生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这是今年8月,教育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有关家庭作业的内容。昨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开学半个月以来,我市小学生的作业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这个周末的家庭作业不多,已经写好了。”昨日上午,市五小六年级学生薛静正在和小朋友在小区的院子里玩耍,一篇语文作文和五道数学练习题是她周末两天全部的家庭作业。“这个学期的家庭作业比上个学期的少了一些。”新学期开始以来,市三小五年级学生李铭乐的家庭作业也没有上个学期多了。“以前到了快考试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一大堆作业,吃完晚饭就开始写,有时候写到10点多还写不完,第二天上课就犯困。”李铭乐说,希望这个学期的作业量能够一直保持在现在的状况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布置家庭作业只能是小学生的美好愿望。这个学期以来,不少小学老师把作业量减少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新知识。有的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市五小每天下午开设了一节50分钟的“看护课”,主要用来写作业,这样放学回家以后,学生写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就没那么多。
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家长开始抱怨,而作业布置少了,家长则开始担忧。这种状况在面临“小升初”压力的高年级学生家长中情况比较普遍。薛静的妈妈就觉得孩子周末的作业布置得太少了。“一个上午就把作业写完了,剩下一天半的时间就只顾玩了。”她有点担心女儿学习成绩会下滑。市十三小的卢老师说:“有的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高年级的学生还是需要留点书面作业的,而低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尝试一下不留书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