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王 洋)近年来,我市陆续在部分人流量大的主干道人行路面上,安装了一些可供电动车、自行车使用的地锁,以方便市民锁车,并提高停车的安全系数。但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条主干道却发现,这些地锁利用率较低。民警提醒市民应充分利用起设施,降低盗窃案的发生率。
昨日,在中山路与四一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处人行路面上,记者看到这里大约每隔一米就有一排地锁,共有四排,每排地锁大约有六七个停车位。虽然设施很齐全,街边的店铺门前车流量也较大,但利用率却很低。除了其中一排地锁内停放了一辆自行车,其他三排都空荡荡的,而与设施利用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旁边的空地上却停放了数十辆不愿“入座”的电动车和自行车。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几分钟,市民都是直接将车子往空地上一锁,就进店购物去了。
在东方红大道一家店铺门前,这里的地锁成了附近店主晾拖把的工具,只见店主把刚洗好的还滴着水的拖把往地锁上一搭,地锁与路面形成的一定高度,使得这里成了“天然晾衣架”,虽然污水横流,地锁表面也被弄得脏兮兮的,不少店主却表示:“反正也没人用,空着也是空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闲麻烦是许多市民不愿使用地锁的主要原因。“有空地一锁就好了,要是停在地锁里,停的时候推进去,走的时候还得推出来,太麻烦。”一位骑电动车的市民表示。
“自行车或电动车随便停放在路边很容易被盗,锁容易被撬开不说,有的小偷用类似于轮滑的东西放在车轮下,不开锁也能将车辆推走。”市公安局的一位民警告诉记者,如果市民将车辆锁在地锁上,受角度的限制,小偷偷车增加了难度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盗窃的概率,因此,市民最好能充分利用起地锁,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害,同时,也希望汽车司机在停车时,能考虑到地锁的位置,不将其堵住以方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