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计划还规定,国家每月将公布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和最好的10个城市的名单。环保部污防司副司长汪键解释称,之所以要进行空气质量排名,目的是为了监督地方政府,“老排在最后一个,那市长你自己看着办。”(9月13日《新京报》)

大气在哭泣,河流在呻吟,治理日益加重的大气污染,使之回归到蓝天白云时代,已经刻不容缓。被认为是我国史上最为严格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提出了大气治理具体目标和达标具体时间,民众很期待,并期盼其早日变为现实。

千事有头,万事有尾。每月公布空气质量红黑榜,将城市市长推到风口浪尖,这牵住了牛鼻子。尽管大气污染不只是市长的事,但却是市长非抓不可的事。空气质量被列入黑榜,甚至“老排在最后一个”,还不拿市长是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怎能称得上是史上最为严格?“自己看着办”到底怎么办,自己是否能动真办自己,这让人一头雾水。假如“自己看着办”变成自己拖延办或不愿办,那怎么办?最终还需要“他人看着市长办”。

用“他人看着市长办”替代“市长自己看着办”,严厉严格才有保证。对被列入黑榜的城市,不能光有毛毛雨的约谈,也不能只有泛泛而谈的列入年度考核,而要有具体惩办的措施。或许开始时因难以拿捏会出现失度现象,但这不该成为拒绝“他人看着市长办”的理由。如果一开始拿捏不准出现失准,及时纠正或改进就是了,不能因此就不去大胆试,大胆改。治理大气污染具有“硝烟味”,史上最为严格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才实至名归。 (张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