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杨长喜)14日,一场论证会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卫校附属医院召开。与其他论证会不同的是,这场论证会专为上访户而开,参加这场论证会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小区居民。
为建政府项目,医院欲拆院内围墙受阻
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市政府再次向全市人民提出了今年要办的“十件实事”。开工建设信阳市传染病医院二期工程和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即职业技术学院卫校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被列为十件实事中的第二件。
根据规划,该项目为拆旧楼并在原址建新楼。从6月初开始,卫校附属医院便开始了旧病房楼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卫校附属医院的上级主管单位,腾出学院东区临街(工区路)楼用作医院的过渡病房,腾出部分实验室用作过渡期间办公用房。
由于该临街楼距离该医院主办公楼约有50米的距离,医院方面认为,为保障医患安全,应避免从工区路绕行,拟拆掉家属二区(临街,位于医院院内)的一堵围墙,打通临街楼与主办公楼通道(长约10米,宽约2米),待病房楼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工期3年左右)恢复原状。为此,该医院贴出了通知。通知贴出后,受影响的22号楼和25号楼的部分居民对此强烈反对,表示这样人流量会增加,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并于今年8月份将信访件交到了市长热线办和市内几家媒体。
清新民主风化解上访户“心头刺”
此事是今年市里提出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卫校附属医院面对部分居民的短期利益将要受损、市长热线办的敦促、媒体的监督和用户的反对,到底该怎么办呢?由于这两座楼的居民均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卫校附属医院贴出了一份通知,邀请这两座楼的居民就此事进行论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就是否打通通道进行票决,无论票决结果如何都将服从。该院同时也邀请了市长热线办和市里的新闻媒体参加论证会。
“这两座楼共有61户住户,其中,22号楼41户,25号楼20户。我们挨家挨户发出通知,有53户签字确认收到通知,其中有8户联系不上,后来通过种种方式,又联系上了其中4家,他们表示支持大家决定的结果。”在14日召开的论证会上,卫校附属医院院长王健通报情况。
在论证会上,反对的人和支持的人唇枪舌剑,展开了辩论。最终,有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拆围墙,在通道两端要有保安人员把守,只允许医生和患者通行。
此建议一出,立即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鼓掌,几个上访户对此顿时没有异议。至此,阻碍项目进展1个多月的矛盾迎刃而解。